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今日上虞

上虞印象

  赵 畅

  走进绍兴市上虞城区,一条南北走向、宽阔清澈的曹娥江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知道,对上虞人而言,曹娥江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一条承载着厚重人文历史的母亲河。

  如果说,江南水乡是孕育文明的摇篮的话,那么,偏于江南一隅的上虞,自是得尽水乡的韶华和神韵。是啊,从“舜避丹朱于此,百官从之……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虞’通‘娱’)乐,故曰上虞”(见《水经注》),到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上虞由此翻开了一页又一页惊艳于世的文明篇章。自然,其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升华,莫不与水有关——人托水而寄情,水因人而增色。

  曾记否,东汉孝女曹娥凄美一跳而投江寻父的故事,是那样地孝感动天、名垂千古。于是,一条流经上虞的舜水,因为在其温润和煦的臂弯里,曾经收留过一位为孝殉情的女子而改称曹娥江。

  曾记否,曹娥江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林岙村”,一介小民王充的一册《论衡》,宛如照妖镜,撕开虚伪、麻木和自欺,藐视包藏祸心的权威,终令一切悖谬的本质昭然若揭之时,竟让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巨流。

  曾记否,自东汉起,在曹娥江边,星星点点的窑火是那样地烧红了青瓷的璀璨天空,至五代、北宋时期更是大量烧造贡瓷。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世界青瓷发源地,便是那样的水到渠成了。

  曾记否,曹娥江江流婉转,绕经东山,那突兀江边的“谢安钓台”,不啻记录了他曾经的休闲,更是成为他日后谈笑中帐、指点沙场的伏笔。可不是?当“淝水大捷”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载入古代军事史册之时,不也同时成就了东山的盛名?

  曾记否,“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被周总理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祝故事”,之所以穿越时空,凄婉动人,是因为对自由恋爱、真挚爱情的追求。要知道,那翩翩飞舞的蝴蝶,其美丽的彩翼,可是用两个年轻的生命拓印下来的呵!

  曾记否,积曹娥江水而成的白马湖,因了湖畔的一所春晖中学,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旗帜的导引下,赢得经亨颐、蔡元培、何香凝、朱光潜、夏丏尊、俞平伯、丰子恺、刘大白、张闻天、陈望道、叶圣陶、胡愈之、廖承志、张大千、黄宾虹、柳亚子、李叔同等一大批教育名家的集聚,从而令学校有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并发轫了闻名的白马湖文学流派。

  ……

  难怪,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在参观上虞后,奋笔题写:“上虞名郡,溯自大舜。后妃淑德,娥皇女英。汉有大儒,王充论衡。晋则谢安,东山再起。曹娥至孝,英台情深。史推实斋,文称丏尊。迄至今世,马竺谢晋。文物大邦,千古扬名。”简练的文字,生动地诠释了上虞自古以来悠远的文脉。读之,耐人寻味,以为观止。

  水,滋养了上虞的文化,亦成为上虞文明的发端、历史的滥觞;水,也同时启迪着勤劳、勇敢、智慧的上虞人民,去不断地创造和改写历史。位处钱塘江南岸、曹娥江出海口的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终让上虞人民从1969年始,开启了由群众自发转向政府统一组织的大规模围涂行动的序幕。至今,业已围成的34万亩海涂,港、河、渠、闸、桥、路、电、气配套建设,高端产业的不断崛起,国家级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广袤的上虞海涂正逐步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接轨沪杭甬的重要工业基地。

  上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永远诉说不完的刻骨铭心的故事,那里有永远描绘不完的长长的画卷,那里有永远唱不完的动人魂魄的诗歌,那定然是上虞人永远怀念的家乡。伫立曹娥江边,刹地觉得这条江恍如一条隐秘的纽带,将古与今的一切贯通了起来。虽然里面很多的细节已经被遗忘或忽略了,可是找到根脉的人渴望回归的时候,定然为那曾经的破碎而重新织就一种崭新的生活。是的,承续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赓续“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知难而进、敢于胜利”的围涂精神,上虞已经和正在续写新的传奇,那是另一条七彩绚丽的曹娥江。


浙江日报 今日上虞 00023 上虞印象 2014-04-15 浙江日报2014-04-1500007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