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插秧也用“无人机”

  通讯员 黄蓓蓉

  本报讯 这几天,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张方明老师研发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农机春耕生产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

  在宽约30米、长约70米的小型试验田上,运行中的插秧机无人驾驶,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及时补秧兼顾监视车辆。从外形上看,自动插秧机与普通插秧机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在前方设有一处小型GPS导航系统和改用电动方向盘的形式来操控机身,它可以实现自动直线型跟踪和自动转弯的功能,使得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可提高到20%以上。

  据介绍,自动插秧机不受光线干扰,可在夜间继续工作,尤其在农忙时可帮助加快农耕进程。此外,插秧机使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精确度可达5厘米,也可以安装在收割机、拖拉机、农药喷洒机上,使得农民播种、喷药、收割等主要的农活都可自动化完成。

  该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张方明经过十年不断测试和改进,在2011年12月试制出了第一台样机。目前,自动插秧机还在强化测试阶段,接下去的目标或可实现自动补秧,成为真正的“无人机”。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插秧也用“无人机” 2014-04-11 3422349 2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