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寻访碎叶城遗址

  斯舜威

  抵达比什凯克,已是平安夜清晨。从浦东机场经莫斯科转机终于抵达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古城,花了将近20个小时。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距此60公里的托克马克附近有一座碎叶城遗址,便是李白的诞生地。我一出机场,就向接待人员要求:第一站改去碎叶城,最好立即就走。我流露出难以掩抑的激动,这种感觉对年近花甲的我来说已经久违了。但是,面对李白,面对碎叶,如何激动都不为过。

  40多年前读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大都已经淡忘,而经郭沫若考证而成为定论的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的观点,却牢牢地植入了我的心田。只是那时的碎叶,显得那么遥远,遥远得有些虚无缥缈。当不经意间突然来到她身边的时候,简直有一种朝圣般的感觉,向诗仙朝圣,向古老的丝绸之路文明朝圣。

  一路轻车向碎叶,两边的景色,让人恍若行进在新疆,即使再缺乏地理知识,只要曾经在新疆游览过,就会知道眼前连绵不绝的雪山就是帕米尔,就是天山,地理地貌实在太像了。同样,只要读过一些唐诗,了解一些汉朝以来的历史,对这里的地名也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慨。唐朝时,碎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安西四镇”。

  托克马克是一座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我们未作停留,就直奔郊外的碎叶。碎叶早已是一片没有任何建筑的荒原,车子停下后,才看到路边有一块铁皮牌子,用英、俄、吉三种文字表明“阿克·贝什姆遗址”。“阿克·贝什姆遗址”是当地人对碎叶城的称谓。国内媒体曾经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曾在这里作过考古发掘,出土了汉式佛像,底座铭文中有“安西副都护碎叶镇”等字样,确证这里就是曾经辉煌繁荣的丝绸之路名镇“碎叶城”。曾经途径此处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从大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素叶水城”就是碎叶。当年玄奘在碎叶受到西突厥叶护可汗的热情款待,得到通行国书,赠送厚礼,并派一位曾经在长安生活过的通解汉语的突厥少年护送继续前行。而现在,这里只是一片雪原中兀然突起的高地,一片高三四米,长一百多米、宽七八十米的高地。这高地,就是碎叶城遗址的一部分。她独立苍茫,孤傲地伫立着。雪不厚,断垣、泥城城基,以及考古痕迹历历在目。我一脚深,一脚浅地几乎绕遗址走了一圈,似乎在不着边际地猜想何处曾经留有少年李白的气息?我爬到了遗址的制高点,眺望天山,凝视茫茫雪原,久久没有言语,沉浸在思索和怀想之中。

  临别,竟有点依依难舍,知道今后很少有机会重游此地,便想带走一点念想。便刨开雪,寻了一片小石子,用雪擦净,当做宝石一般,带在身边。当晚,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美术馆馆长什迦耶夫在一座蒙古包里设宴款待,席间我几度提到碎叶和李白,他坦言,他们对李白了解并不多。我明白,李白在这里是寂寞的,就如同碎叶是寂寞的一样。当晚,乘着酒兴,吟诗两绝:

  碎叶城

  唐时碎叶泛青莲,太白遗风久不传。

  岂忍回看分界记,楚河如泪挂前川。

  雪中访碎叶李白旧迹

  碎叶高台起冻云,残垣积雪聚氤氲。

  诗仙旧迹隐何处?半日逡巡心已醺。

  回国后时时念着碎叶,摩挲掌中片石,又吟一绝:

  碎叶石

  五彩携来碎叶城,诗仙履迹白云轻。

  韩陵片石诚堪语,夜半摩挲玉露生。

  以此表达对诗仙李太白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寻访碎叶城遗址 2014-04-11 3368135 2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