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乌岭云湖寻富梦

——来自泰顺文成4个村的采访札记

  编者按: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是农民增收的短板。如何补长这个短板?本报记者走进浙南山村采访,尝试从个案中寻找未来发展的路径。

  本报记者 李良 陈青华 陈静 冯巧婕

  县委报道组 周海港 钟建芬

  早春时节,我们走访了泰顺县恩岱垟村、杜山村和文成县叶山村、珊门村。这4个村地处浙南洞宫山脉,为保护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珊溪水库,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发现,在摆脱贫困、追逐致富梦的拼搏中,村民们或外出务工经商,或开发当地资源,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然而,与山外世界相比,他们的改善是初步的。这4个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全省平均线以下,最少的不及全省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我们一路记录,一路感悟,带回了沉甸甸的收获。他们与我们分享了增收的喜悦,道出了遇到的困难,但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中午时分,我们乘快艇从文成县珊溪水库大坝到达杜山村时,每个人都不由得拿出手机,定格这不尽的春色:满山毛竹郁郁葱葱,脚下落叶沙沙作响,被称为飞云湖的珊溪水库一片清澈湛蓝,空气中充满了石板路上青苔与泥土的混合香气……

  在带路的驻村干部陈丽丽看来,这段通向杜山村的崎岖山路,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是不便和落后。正因如此,外出务工成为众多村民的致富选择。74岁的邓定球曾长期在外做毛竹加工,后来回家务农。现在他的儿子、女儿分别在黄山、温州打工,每月寄回的钱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山里土壤贫瘠,良田很少,毛竹虽多,但人工成本太高,还是外出务工最赚钱。”

  “一根毛竹能卖40元,而砍下来背下山的成本也要40元。”村委会主任包宗淼一语道破。他说,这个总计380多人的村子里只有30人是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有275人,大都做皮鞋、做衣服,其余的都移民下山了。“全村去年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

  杜山村正对着的珊溪水库,是温州人的大水缸。为了保护水源地,库区农民放弃了养殖业。包宗淼原来养母猪80多头,年收入有20多万元。拆了猪栏后,他和其他5个村民合伙办起了竹笋加工厂,收购农民的鲜笋,制成笋干出售,他们还为笋干注册了飞云湖商标。去年,他们累计收购了五六万斤鲜笋,辐射周边五六个村子,获得了80万元的利润。

  文成县叶山村和杜山村的村情相似。叶山村近一半面积的山林被划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不仅不能开发,还要精心保护。繁殖期不能打的野猪恣意妄为,与人争粮,糟蹋竹笋。

  于是,村民们开始在毛竹加工上动脑筋。一根根毛竹,在机器和巧妇的手上变成了一个个竹筷毛坯,然后运到司前镇龙头企业精加工,出口海外,换回财富。

  如果说,毛竹让叶山村和杜山村的农民摆脱贫困,那么大山本身,就是泰顺恩岱垟村农民的创富源泉。从县城到恩岱垟村,汽车跳了半个多小时的“摇摆舞”,就是这个偏远的山沟沟,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村里人说,旺季时每天游客最多达六七百人。小山村的魅力,就在猕猴桃采摘游。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各种猕猴桃园的招牌,村主任赖德兴介绍,村里猕猴桃基地有2400多亩,全村2013年人均收入1.2万多元,其中种猕猴桃收入占了七八成。

  山多地少本是阻碍山区农民致富的一大通病,可恩岱垟村偏偏走出了一条新路。赖德兴说,猕猴桃销售三分之二靠采摘游,为延长采摘期,村民们种植红阳、布鲁诺等多个品种,还培育了适合本地生长的华特猕猴桃。

  种植大户赖唯金在猕猴桃园旁开了个农家乐。他说,采摘季节之外,来乡间“洗肺”、“采风”的人也多起来。好山、好水、好空气。走在乡村路上,沁人心脾的空气让你的整个肺清凉到底。该村境内以山地为主,海拔在400米到10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92%。游山玩水,吃农家饭,成了游客来山村的另一乐趣。

  赖唯金眼看着猕猴桃产量越来越大,双眸里却透出了一丝忧虑。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通往果园的“三碑线”公路只有4米宽,“因旺季时经常堵车,不少游客放弃来这里采猕猴桃了。”赖唯金说,如果交通不能改善,以猕猴桃采摘游为支柱产业的恩岱垟村多了一份沉重感和不确定。

  交通不便,依然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堵点。唯有修路,才能让坚守的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

  “突突突……”,推土机的声音打破了叶山村原有的寂静。采访当天正是修路开工之日,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出钱出力。修这条路要经过陈惟利家进入盛产期的果园。“这是全村人的希望,我做出点牺牲也没什么怨言。”对于修路,陈惟利态度很坚定。

  因病返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脆弱点。

  恩岱垟村农户陶光玉种了20多亩的猕猴桃,偶尔外出打打零工,一年3万多元收入,但他却生活拮据,还欠了10多万元的债务。原来,他妻子患精神失常7年多,家里损失了一个劳动力不说,每年自付药费就要四五千元;大女儿上学每月需要五六百元;妻子和两个女儿住镇上,房租、生活费每月至少要1500元。由于他的绝对收入算起来超过了低收入农户的标准,因此拿不到任何补贴。

  学费、药费开支大,缺乏劳动力,无法享受补贴,生活在城镇,几个因素的叠加效应把收入还不错的农民拉到贫困线之下。陶光玉摆脱了名义上的贫困线,却在实际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他知道,目前的生活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靠他个人的力量,恐怕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脱贫。他期望,政府能够关注到他这样的低收入边缘户,哪怕能给他低息或者免息贷款,也能减轻点负担。

  自然灾害,则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痛点。

  一到杜山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村主任邓定球的老房子,让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墙上一条贯穿三层的大裂缝。邓定球说:“这个裂缝是2006年地震时留下来的,老屋成了危房,不知道何时会出问题。”尽管如此,邓定球一家还是住在这里,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房子。

  去年“菲特”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风雨,令恩岱垟村用毛竹搭成的猕猴桃棚架被大面积刮倒,果农损失惨重。

  缺少资金和技术,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难点。

  恩岱垟村绝大多数猕猴桃棚架是用毛竹搭建的。赖唯金说:“如果换能抗风雨的钢管棚架,每亩地要投入4000元到5000元。”他有近80亩猕猴桃基地,算下来投入惊人。

  叶山村的陈尚加夫妻在司前镇打零工,两人月收入仅2000元左右。58岁的他说:“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些苦力活,工厂生意不好的时候,可能整个月都没活干,所以收入不稳定。年纪大了,也学不会什么技术了。”

  贫穷和富裕,对于这些山村里的农民,似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由富致贫像滑滑梯,反之则像登高攀岩。在自身技能缺乏、基础设施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山里人更容易滑向贫穷的一端。

  出路,出路,出去才有路。文成县珊门村很多村民选择走出去,甚至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61岁的金求是的大儿子在法国打工,他自己做过炒货加工、酒店出纳、工程监理。他戴着一副眼镜,眉宇间透出一股书卷气。走进他家,我们看到三层的落地房不仅各种家电齐全,装饰也有了点“设计感”。

  在珊门村,有做经营的,有跑市场的,有搞建筑的,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创了收。据了解,2013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为10241元,比上年增长15%。

  走出去是一条路,发掘村里自身优势,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村支书叶益斌指着离村子不远处的大山说。“我们村是文成红枫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大有前途。”他说,山上有著名的岩庵景点,他们准备年内完成珊门到岩庵4公里红枫古道的改造,届时定会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游玩。

  旧村改造后,村两委决定今年启动珊门商贸大楼建设,除了村委会办公室和老年活动中心外,其余面积以超市、茶座等形式招商引资,预计综合楼年租金收入可在10万元以上。“富了村民,还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叶益斌说。

  恩岱垟村的种植大户们在讨论未来发展时,陷入了僵局:猕猴桃产量越来越大,销路单一,如果交通拥堵状况无法解决,未来应该怎么办?

  “卖猕猴桃发酵酒!”一个响亮的声音划破了会场的沉寂。30岁的陈国山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与好友李名毫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发展大计”。他3年前辞去工作回村开发猕猴桃果园,与李名毫专心研发猕猴桃酒。现在,他们正在为研发成功的猕猴桃发酵酒申请专利,寻找厂房,准备把产品推向市场。

  “游客对采摘的猕猴桃要求很高,卖不掉的次果、小果都可以酿成酒,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猕猴桃酒厂负责人李名毫说,他们10多户一起成立了岩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恩岱垟村的发展活力,正来自这群有想法的年轻人。

  泰顺县委书记张洪国认为,泰顺的未来,在于走一条非工业化的生态之路,发展生态公园、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所有一切,都要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大主题下进行。

  是限制,也是机遇。守着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司前镇里台社区书记林华的心中,叶山村致富路并不局限。“乌岩岭到铜铃山的公路修通后,两个景区就串联到一起,山里的资源就能被更好地开发出来,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致富之路不平坦,致富前景很广阔。让青山绿水慷慨为他们增收,让外出打拼为他们增收,让多元化经营为他们增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乌岭云湖寻富梦 2014-04-03 浙江日报2014-04-0300007 2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