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在浙江招35名本科生

追梦科学有新路

  本报宁波4月2日电

  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陶永怀 胡楠

  长大,当一名科学家,可能是许多孩子从小的梦想。如今,这些追梦少年有了新的圆梦途径。

  今天,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宁波市镇海中学举行宣讲会,宣布今年该校将在全国10个省市首次招收300名本科生,其中,浙江计划招生35名。入读该校后,将会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担任学业导师,为孩子们的科学梦护航。

  创新:首招本科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高校?宣讲会吸引了200余名镇海中学学生前来,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可相比北大、清华等高校,同学们对这所素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著称的高等学府颇感陌生。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鸿均院士介绍,国科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高校,迄今已培养了10万余名研究生,并先后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目前,国科大共有4.2万名在校研究生,其中一半是博士研究生。

  但国科大招收本科生尚属首次,高鸿均表示,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今年将在全国10省市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共计300名本科生。其中,在浙江将通过“统考”方式,第一批次录取35名本科生。

  特色:院士当导师

  兴趣,是一切科学创新的源动力,而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自然就成了宣讲团阐述最多的问题。

  据介绍,与国内许多高校不同,国科大的本科教育不仅注重打牢基础,更尊重学生的兴趣天赋,将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对本科生实行“精品化”培育方案。

  目前,国科大已精心遴选400余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担任第一批300名本科生的授课教师和学业导师。考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位指导老师。在本科阶段,除了参加课堂学习,还可能融入导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参加科研实践。

  “这种专业方向的选择,不会是一锤子买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新选择专业和导师。”为此,国科大为本科生设计了“三段式”培养方式,前一年半是公共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及素质教育类课程;第二阶段将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学习专业基础课;第四学年是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

  此外,国科大还会将小班制、研讨式授课、赴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研修等研究生教育方式,搬到本科生的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目标:追求科学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看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科学规律的,必须“从年少时培养、在年轻时锤炼”。可当前的不少中学,充斥着“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老师拼命灌输知识,课后高强度题海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仅丧失了自学能力,连思维方式也变得僵化死板,好奇心、想象力、质疑欲也随之渐渐消磨,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大忌。

  丁仲礼说:“大学本科,是承接中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关口从研究生前移至本科生,让科学大师与本科生零距离接触、指导,就是希望通过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出更多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未来科技骨干和学科领域带头人。”

  改革不易,且行且摸索。丁仲礼院士表示,今后中科院将与更多高校、地方中学开展合作,探索科学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

  当天,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宣布,从今年起,将与镇海中学联合举办“科学夏令营”,让更多孩子在材料所参加科研实践,走近科学,热爱科学。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4 追梦科学有新路 2014-04-03 3422469 2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