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守护
黄岩 林宁
家乡有一条母亲河,叫永宁江。永宁江的源头叫黄岩溪,出县城往西50公里。有了溪水,就有了人家,有了一个叫上郑的小山乡。
黄岩溪仿佛满带微笑的母亲,用她清纯水质养育山民,福泽下游百姓。终于有一天,对黄岩溪的美好印象,却因来到她身边工作而被打破了。
2011年,组织上安排我到上郑乡主持政府工作。报到后的第二个星期,乡里就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一个村,帮助村里清洁一条“河道”。这条小河就是黄岩溪的一个小支流,穿村而过,而这个村在家人口是全乡最多的。那天,我们和村干部一起足足干了半天的满工活,才勉强清理干净。
坐车回乡政府的路上,眼前不再是微笑的黄岩溪,而是含着泪的黄岩溪。前些年关停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村采取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极大地减少了黄岩溪的污染,没想到声势浩大的“美丽乡村、清洁家园”活动留下了这么大的盲点。一个决心就此下定,守护好黄岩溪,必须保护好水环境。
防治水污染,有句口号叫“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觉得还要加一句“祸首在人为”。守护黄岩溪的治本之策就是治传统观念,治不良习惯。山里人是淳朴的,但要彻底改变他们这些观念、这些习惯,触动他们的内心,形成习惯,并非易事。我们专门邀请了乡里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县一级的“乡村大使”郑英俊帮忙宣传。他用当地方言创作表演保护黄岩溪的“白搭”(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老汉今年六十几,讲讲家乡源头水”,深受欢迎。乡里组织的文化进村活动,文化站都会安排他上台表演一段。
有句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乡政府建立了机关干部清河义务劳动制度,隔三差五下村帮助村里清理溪坑里的垃圾,用不怕脏不怕累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们。机关干部下村身穿统一的迷彩服,乡里领导带头下去,有组织有纪律,干得热火朝天,工具捡不出来的就用手去捡,压在溪坑石底下、死缠住杂草杂树丛中再难捡的垃圾也要想办法弄出来。现在各村都被发动起来,建立了全村党员干部清河义务劳动制度。
在全乡唯一的一所学校——上郑学校里,“小手拉大手、保护黄岩溪”的主题活动正在小学生中热热闹闹地开展。这不只是倡议和监督大人守护黄岩溪,更不只是从小培养他们保护水源的意识,最重要的守护这条溪就是守护他们儿时的美好记忆,守护他们成长的根。
我有个梦想,就是让上郑乡的所有百姓都能移出大山安居乐业,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对黄岩溪最好的守护。今年初,县里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启动包括上郑乡在内的山区向平原异地移民工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这个梦想就会实现。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