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云和雾溪传佳话

为护清水 乡民搬迁

  见习记者 滕昶 县委报道组 郑琳健

  本报讯 雾溪水库,是云和县9万余人的饮用水源。雾溪畲族乡乡长蓝雪飞说,为保护好云和人的一汪清水,雾溪畲族乡准备将全乡60%至70%的村民搬离水库周边。

  “近些年雾溪水库的维护费成倍增长,但要真正彻底杜绝污染,只能把人全都迁出水源地。”雾溪畲族乡党委书记王乐说。《雾溪人口转移实施方案》在2013年出台,云和县为雾溪畲族乡推出了相应的公寓房安置政策。其中,一级保护区的农户如果整村搬迁,得到的优惠相当于家家户户“白拿”一套新房。

  雾溪畲族乡村民宋少宗觉得自己很幸运。他是乡里第一批抽中人口转移购房资格的村民。全乡有108户村民和他一样,获得了第一批老房换新居的机会。云和县农办专门给雾溪畲族乡安排了108套住房。“以前为了护水,不敢太大规模发展农业,现在可以进城,一家人工作、学习都方便很多。”宋少宗说。

  人搬走了,库区边的林地、农田也要逐步减少对水的影响。

  雾溪乡有毛竹林面积1.4万亩,90%以上的毛竹林分布在水源附近的村子。“采用竹腔施肥丰产技术后可增加发笋量32%,每亩能提高收入150元,化肥的使用大大减少。”蓝雪飞说,这项技术助农增产增效,也解决了水源地发展毛竹林的多年困惑。

  “过去,水库周边有不少农田,这些农地极容易对水源造成化肥、农药污染。”站在雾溪水库边,蓝雪飞手指的“农田”、“竹林”处,如今已成了成片的美人蕉。“这些田地都是政府出面,以每亩250公斤干谷的标准,按收购价向农民租的。”蓝雪飞说。在美人蕉的外围,还围上了4000米长的围栏,防止人们将生活垃圾扔进水库。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为护清水 乡民搬迁 2014-03-22 3378120 2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