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们痛点在哪
姚恩育
姚恩育
仅仅半年时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从默默无名做到了业内瞩目。然而,在本质上,余额宝们是一种货币基金,风光还能持续多久?
事实上,作为一只货币基金,余额宝们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各类工具,收益水平也随市场资金利率的波动而波动,也有可能出现负收益。
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其挂钩的货币基金超过九成资金投向银行协议存款,充分享受资金面高度紧张带来的高收益。历史已经证明,以此为主要赢利途径的模式不可持续。
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价差是当下货币基金大热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通胀环境中,投资者对利率的差别更加敏感。
中信证券近期的一份报告认为,货币基金总规模将在2至3年内从9000亿元飙升到2.2万亿元。而截至2013年12月底,居民个人储蓄存款总量是45万亿元,其中超过16万亿元为活期存款,这是货币基金发展的巨大空间,亦是“余额宝”们的可为之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余额宝”类产品就可以撒开脚丫子跑马圈地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余额宝”们将为自己埋下最大隐患。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社会融资成本最终接近市场真实价格,存款利率将走高,银行业传统业务利润率下降,银行协议存款的收益也将下滑。“余额宝”们的最大红利——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差别将不断缩小,“余额宝”们过去的玩法也将玩不下去了,因高收益而获捧的“余额宝”们,或许将因无法维持高收益而死。
随着“余额宝”们体量的不断增大,寻找合适的投资新途径变得越来越困难。过于依赖单一资产的不均衡投资使其未来道路危机四伏,美国版“余额宝”PayPal货币基金已经用其消亡的事实揭示了“余额宝”们可能的未来。
加强监管是余额宝们面临的又一挑战。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如果金融交易的人数达上百上千万甚至于几亿,这时候出现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监管的必要性也因此突出了。互联网金融今后面对的监管会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更细更严。
(原文刊发于《浙商》杂志3月下半月刊,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