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金融街

余额宝凸显监管新课题

  编者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同不安分的“初生牛犊”,在吞噬传统银行领地、给普通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其蕴含的风险也引起有关监管方的关注。如何看待这一新事物?如何促使其健康地发展?这里刊登两篇探讨文章,供读者参考。

余额宝凸显监管新课题

  兰建平

  近期,围绕余额宝的是是非非成为经济热点话题,我觉得,余额宝发展得再快,目前也还只是条小小“虫”(占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比例只有3%),害虫也罢、益虫也罢,需要社会各界冷静地观察,包容地看待。

  余额宝是基于信息与网络社会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技术背景的金融业创新,是一种巨大的需求,谁适应了这种需求,谁就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余额宝就是为了这样一种创新,阿里比银行大佬们先行了一步。其实,银行业信息化的步伐也从未停下来过,监控、认证、电子银行……这种信息化更多是为银行自身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服务的。而余额宝则从顾客主体的角度去创新商业模式、改变服务模式,在获得自身收益的同时,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这种创新体现出强大的魅力,尽管是几元钱的目标市场,却表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余额宝对于“门槛”以下的社会大众增加投资机会提供了可贵的渠道支撑。有人说今天的中国经济,不是“钱荒”,而是“钱慌”,缺的不是资本,而是创新。而余额宝为社会,尤其是基层百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余额宝成为老百姓理财的重要渠道,余额宝也就成为了充满魅力的新生事物。

  余额宝对于倒逼中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国银行业如何服务广大百姓?微笑服务、全天候服务、协议存款、增加网点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行基于网络经济、云计算、大数据的新经营方式。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努力从“银行的信息化”时代走入“信息化的银行”时代,是必然选择。事实上,“银行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银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曾表示,十几年前招行开始搞互联网时只有200个网点,到现在也不到1000个网点,但是招行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零售体系,成了亚太十大标杆零售银行,靠的就是不断推进信息化。

  但信息化的发展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模式上的颠覆性创新。从技术创新逐步走向技术与制度融合创新,并逐步形成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银行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余额宝凸显了金融监管的新课题。在当前余额宝吸纳社会资金量化的过程,要切实加强对余额宝们的引导和管理,切实把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

  (作者系省经信委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


浙江日报 经济·金融街 00011 余额宝凸显监管新课题 2014-03-19 3403334 2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