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呼吁——

为高校青年教师减负

  记者 朱海兵 黄宏 沈吟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有一个高压人群一直被人们忽视。”在说出答案之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杜时贵先给这一人群“画了个像”:他们寒窗苦读20多年,成了博士,也有了让人羡慕的工作,结果却发现自己的收入偏低。

  “他们就是高校青年教师。”杜时贵委员列了两组数据:据教育部统计,普通高校40岁及以下青年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88%;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

  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杜时贵委员觉得,现在的高校青年教师普遍不堪重负,“工作上,既要教学(管理),又要科研,要求高、压力大,而由于年龄特点、教学经验、职业适应等问题,他们承受了更多的外在压力;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无论学术积累还是工作经验都还不足以独自承担很多任务,只能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影响后续发展;部属高校一般博士进校时年近30岁,任讲师后应发工资约为4000来元,实发工资只有3000来元,经济状况困窘,影响了教师队伍稳定。”

  “应该给青年教师提供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树立职业信心。”杜时贵委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度放权,由高校针对青年教师及学科特点,以公正、适度宽松为原则自行制定评价体系,在教学任务、科研工作量、课题申报评定等方面对青年教师适度倾斜。要完善岗前培训制度,规定年课时量,确保青年教师有学习进修与从事科研的时间。

  “实行助教制,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科研,迅速成长起来,既可以是一对一的师徒负责制,也可以是学科负责人带头的指导小组制,还可以采取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学术梯队制,搭建跨学院、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和非行政化的教师交流平台。”杜时贵委员说。

  杜时贵委员建议,高校要减少对青年教师的行政干预,减少开会、安排行政任务等。要适当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性收入,使他们安心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为高校青年教师减负 2014-03-12 3394389 2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