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小康 描绘蓝图
——浙江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共享小康 描绘蓝图
——浙江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013年,是值得牢记的一年。
中国梦的提出,寄托了广大残疾人的心愿;“六代会”的召开,描绘出浙江残疾人事业更为美好的画卷。“康复名医馆”开馆,我们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当“无障碍”走进家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性关爱;手捧“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奖”的奖杯,我们感受到的是更沉甸甸的责任。还有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残疾人大学生免交学费和住宿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权益;每一次真诚的付出中都能看到全省残疾人欣慰的笑颜!
蓝图已绘,成果渐显;展望未来,我们跨步向前!
贴心温暖—无障碍进家庭
7年前,罗振涛因意外事故造成脊柱损伤,双下肢功能障碍,多年来只能依靠轮椅代步。本以为生活无望的他却收到了一份惊喜——长兴县残联和辅具适配机构的工作人员到他家,为他免费安装家庭无障碍设施。
楼梯间简易化坡道、卫生间扶手、沐浴椅、拾物器……罗振涛看着焕然一新的家,高兴地说,“有了这些‘助手’的帮助,今后上下楼梯、大小便、洗澡的时候,都会方便很多,再也不用犯愁了。”
无障碍设施进家庭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配置康复病床、为肢体残疾人住房改造通道、改造无障碍浴室等,消除残疾人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重点解决肢体、听力、视力残疾人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障碍。
“前期我们已经针对乡镇(街道、园区)上报的调查对象,逐户上门进行核实确认,并根据残疾人的残疾情况、居住条件、监护人情况等制定具体方案,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从而解决残疾人及其家庭最基本、最迫切、最实际的需求。”该县残联康复科主任王义清介绍说。
一家家,一户户……全省各级残联的工作人员根据重度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实际需求,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家居环境。
2013年,该项目被列入省政府十方面实事,全年完成1.06万户家庭的无障碍改造,3804户家庭的危旧房改造。
无障碍建设还包括社会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2013年,各地扶残助残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推进,并开展了无障碍环境专项检查、《浙江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立法调研和《残疾人权益保障情况》专题调研,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的社会环境得到积极改善;残疾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努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出建议提案117件。
视点:无障碍不再局限于大中城市,不再只是公共服务的配置,不再只是窗口展示,而向更广的范围延伸普及,走进了千千万万残疾人家庭,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尊重,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品质康复——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迁扩建项目顺利开工
2013年,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迁扩建项目顺利开工,项目选址于省属用地滨江区块,计划总投资2.693亿元,总建筑面积42090平方米,计划建成集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康复人才培训和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康复服务设施,预计于2015年6月正式建成,2015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该工程是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我省“十一五”和“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重大助残项目之一。项目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知名康复机构的先进理念,采用了目前我国最新的无障碍设计标准及国家康复医院最高功能标准,充分体现专业性和人性化。2013年,以康复中心迁扩建工程为抓手,各级残联继续落实残疾人康复工程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全省3.66万名残疾人享受助听、助明、助行等康复服务,2990名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康复(其中人工耳蜗手术194例),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66.2%,其中符合适应指征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率达到95.5%;同时,开展贫困残疾人高科技辅助器具适配和精神残疾康复试点,启动开展残疾人大病医疗保险试点;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各地残疾人专业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省已建成145处74.96万平方米,新开工19处15万平方米。
视点: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康复服务的网络和平台建设直接关系残疾人生存的品质,直接关系残疾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迁建和各地康复机构、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意味着我省残疾人服务正往努力搭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但也为今后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浓浓关爱—残疾人大学生教育免费
上大学,获得良好的教育,是很多残疾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一梦想在2013年变得更容易抵达。
2013年,我省出台了残疾人大学生免学费、住宿费政策。补助对象是凡具有浙江户籍、在全日制普通高校注册就读的持有浙江省颁发的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大学生。补助标准则为残疾大学生向学校交纳的学费和住宿费据实报销。补助经费由省级财政安排。
同时,我省加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和信息通报,为3742名残疾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学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为78.3%;为3万多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提供助学帮扶;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已正式向省政府申请摘筹建院。
视点:教育是提升残疾人素质的根本渠道,也是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免除残疾人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让残疾孩子读书不再负累重重,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重视残疾人教育的拳拳关爱。
特殊帮扶——庇护产品采购试点
在新开业的温州鹿城区残疾人庇护产品展销中心,无公害大米、本地鸡蛋、时令蔬菜等40多种农产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作为残疾人的劳动成果,这些产品在品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能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
以往,残疾人种养殖的农产品,一直处于自产自销的状况,作为弱势群体,他们除了身体力行参与生产劳动,往往还要为寻找销售门路犯愁。曾开过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金秀钗,10年前转行办起了养鸡场,并发展成为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她说,她养的土鸡,不担心品质,最担心销路。现在有了政府优先采购的政策,我的产品不用担心销路了,对未来充满信心。
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2013年我省在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海曙区、温州市鹿城区、嘉兴市嘉善县开展了残疾人庇护产品政府优先采购试点。
以庇护产品政府优先采购为突破口,我省继续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自1995年以来,浙江省推行残疾人就业按比例逐步推进,从省级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向全社会推广;2012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责任书,将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列为主要内容,同时鼓励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
在传统的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基础上,一些多元化的新型就业形式正在涌现,比如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庇护性(辅助性)就业、网络就业、居家就业等。2013年,全省新增残疾人就业9889人,其中新增按比例就业3350人,新建庇护中心198家。
视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的重要举措。开展庇护产品优先采购,发挥了残疾人的主体作用,推进实现残疾人平等就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的正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有力保障——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88.6%
2013年12月28日,第八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浙江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获评“2013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奖”。而这之前,该项工程刚刚获得“首届浙江全面小康民生决策与社会治理创新特别奖”。
实施全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是全面提升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2013年,该项工程为25.2万名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全额补助,为9.91万名劳动年龄段无固定收入残疾人发放年1200元的生活补贴,为8.16万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安)养照料服务;建立了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制度,首批救助1105人,发放救助金1235万元;残疾人收入不断增加,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就业创业、贷款贴息补助等措施,2013年全省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41元、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024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15.2%和18.7%;22301名残疾人家庭实现了脱贫。2013年度全省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8.6%,比上年度提高7.1个百分点。残疾人对小康工程的满意率达到95.6%。
视点: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从决策、实施到惠及广大残疾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进步。
我梦最美——文体精彩展示
“你们真的特别棒,你们都这么年轻、帅气,可是听不到。上天永远是公平的,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你们通过舞蹈这种语言和我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更加直击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受到鼓舞,受到感染,你们不仅是钱江弄潮儿,也是命运和人生的弄潮儿,你们很勇敢、坚强,祝你们幸福!”央视主持人董卿充满热情地说。这是她对我省残疾人艺术代表团表演的舞蹈《钱江弄潮》的评价。
2013年,我省残疾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收获颇丰。全省组织了四年一届的残疾人艺术汇演,设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四个类别,全省11个市80余个节目600多人参加,他们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展示出广大残疾人追求梦想、自强奋进、乐观生活的良好精神面貌,为社会各界献上了一场振奋人心的精神盛宴。选送优秀节目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浙江代表团一举夺得团体金奖。我省参赛节目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致认为节目让人“震撼”,近乎“完美”。男子聋人舞蹈《钱江弄潮》还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节目选拔获得“人气王”,参加全国电视舞蹈大赛获群文群舞组第二名,为我省节目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健身周”健走活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了基层残疾人体育生活;残疾人竞技体育也是硕果累累,组队参加第22届夏季聋奥会获得4金、2银、5铜的好成绩,参加了世界轮椅与截肢人运动会、亚洲残疾人青年运动会和残疾人游泳、射箭世锦赛、亚洲残疾人乒乓球、举重锦标赛等国际赛事10项,取得27枚金牌,参加全国各类锦标赛12项获得53枚金牌。
视点:展示文体才华,发现艺术和体育人才,将人道主义的理念融入到残疾人特殊艺术当中,绽放出的是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光彩。
共谋发展——绘就蓝图
2013年6月18日,浙江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开幕。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近35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全省残联系统顺利完成换届,组织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35名新任理事长充实到残联岗位,82%的市残联配备残疾人领导干部、93%的县级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新一届残疾人专门协会充分发挥优势,带领残疾人积极开展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各类别残疾人的联系。
本次大会描绘了新的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宏伟蓝图。我省将率先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率先实现残疾人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促进残疾人与“两富”现代化生活的全面融合。具体为“合力干好一三五,力争实现七八九”,即到2017年底,残疾人生活指数达到70%,残疾人公共服务平均覆盖率达到80%,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安全的住房,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满足十五年基础教育,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残疾人更加普遍参与社区活动。
而在2014年,全省残疾人工作将围绕中国残联六代会提出的全面同步小康和省残联六代会目标,以“托住底,补短板”为底线,以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加快增收和权益维护为重点,坚持“代表”立场,增强“服务”宗旨,创新“管理”手段,让广大残疾人与全省人民一同共建两富、共筑“中国梦”。
视点:盛世逢盛会,盛会绘蓝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总结得失,求真务实。这里留下的是人道主义的足迹,描绘的是美好生活的画卷。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只因肩负着312万残疾人的重托,只因承载着312万残疾人的梦想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