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绍兴90后环保志愿者徐磬石——

像战士一样出发

  记者 张丽

  “今天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雾霾,不是空气,而是等待。”马云在一次环保活动上的讲话,被徐磬石贴在了办公室。他说:“因为有太多的人在等待,等着别人去解决问题,这无益于改变,我不想再等待。”

  今年22岁的徐磬石自称是环保发烧友,4年前,因参加一次水环境保护项目“清源行动”,接触到公益环保,从此开始他的公益环保之路。去年4月,他注册成立绍兴首家环保公益组织——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举报自己公司偷排

  徐磬石是地道的绍兴人,从小在越城区新河弄长大。这里是绍兴的老街区,小桥流水人家,但与他在书本上读到的江南水乡不同,儿时记忆中,家门口的河总是散发恶臭。

  上世纪90年代,绍兴印染业快速发展,河水污染严重。本世纪初,政府开始治理城区河道,河水才慢慢恢复清澈。但是随着工业企业外迁,当地一些农村逐渐笼罩在污染的阴影下。

  小徐原先在一家光伏企业工作,熟悉公司排污情况,他多次向领导反映,公司排污不规范,但是领导不予理睬,他就实名举报自己所在的公司,之后便辞职了。

  “空气弥漫着酸臭的味道,河水漂浮着各种垃圾。”第一次开车去袍江工业园区的徐磬石说,自己没法用语言形容当时的心情。

  2011年底起,整整一年间,徐磬石隔三差五就会去滨海工业园区、袍江工业园区等一些工业区调查、取证。为找到企业的偷排证据,他有时一蹲就是一个晚上,腿上全是被蚊子叮咬的小包,依然沉浸在“猫捉老鼠”的兴奋中。

  “有一家企业被停产3个月,罚款28万元,另一家企业也被罚款28万元。”回忆起当时单独作战的成果,徐磬石颇为得意地说。

  半夜接到恐吓电话

  单枪匹马的日子“很爽,很有成就感”,但徐磬石意识到,仅靠个人是无法持续的,“只有让更多的民众参与环保,天蓝水清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当时,民间非营利组织登记需要挂靠单位,他一次次敲开绍兴市环保局的门,阐述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局长被说服,同意其挂靠;因为组织登记需10万元注册费,他又四处筹钱。

  2013年4月,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以“保护环境,促进公众参与环保运动”为使命。“朝露”成立后,网友们纷纷响应,律师、教师、公务员、环保专家等纷纷报名加入,壮大了“朝露”的力量。不到一年,就做了几件让绍兴市民拍手称快的事。

  去年7月,“朝露”接到网友举报,有印染企业乱倒污泥。徐磬石和志愿者一起冒着酷暑去调查,看到镜湖新区群贤路、袍江工业园、329国道等区域,公路两旁不时有五颜六色的污泥堆出现,而一些农田,已被污泥填平。

  “这些污泥都是从印染厂出来的,含有重金属,胡乱倾倒后,对土壤环境和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徐磬石和志愿者一边取证,一边请来媒体进行曝光。

  与此同时,徐磬石却连续一周在凌晨时分接到恐吓电话。“对方说要拿炸弹炸死我。”徐磬石说。让他高兴的是,这一事件引起当地主要领导的重视,并对此事作出批示,乱倒污泥的企业得到整治。

  面对困境依然坚守

  徐磬石是个乐天派,但今年初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开始觉得公益人也“很难”。

  当时,他们得知东阳一家企业存在偷排污水的行为,便和温州、宁波等地的环保志愿者一起去当地调查。大家发现该企业门口的两条小溪有黑色和黄色的污染物流出,用餐巾纸沾上后,纸巾能被轻易点燃。“说明水里有大量油污。”徐磬石和伙伴们立即拨打东阳市环保局的举报电话,希望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不料,该企业的负责人却提前赶到现场,并将其中一位志愿者打伤。

  面对困难,小徐从不动摇;但面对质疑,他有些心寒。他说:“做公益以来,我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比我之前在企业的工资低多了。”

  因为前景不明,徐磬石的女朋友也反对他继续做这份工作。“我只能想出各种办法,让她接受。我认真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坚持下去。”徐磬石说,“因为我看到了改变。”

  如今,“朝露”的名气越来越大,绍兴市环保局执法大队的人看到徐磬石就说,“有机会一起合作”;在志愿者的努力下, 不少企业开始自我整改;“朝露”对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不放烟花,不乱倒垃圾”……

  “我不会选择离开,实现山青水秀的梦想,需要有人在沉默中坚持。”作为年轻人,徐磬石的世界里没有多少功利和计较,更多的是梦想和执着。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像战士一样出发 2014-02-26 3363028 2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