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探索个性化定制公交服务——

我的需求 我的巴士

  见习记者 丁谨之 记者 蒋蕴

  保证一人一座,从家门口直接送到公司楼下,这样的定制公交线路,是不是很酷?

  近日,记者从杭州公交集团获悉,以“商务巴士”为突破口,推行定制公交服务,已经提上工作日程。

  此前,北京等城市推出了定制公交服务,市民通过专门的网站,可以提出自己的出行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采访中,交通业内人士表示,浙江多地中心城市也存在着定制公交服务的市场需求。

  灵活性、通达性俱佳的定制巴士,能否开进城市?记者在省城杭州进行了调查。

  快速灵活量身定制

  “出租车难打,公交车难坐”——这是住在杭州钱江新城的居民们念叨许久的难题。2013年底,江干区四季青街道自筹资金,率先开通了两趟钱江新城免费环线巴士。

  钱江新城核心区虽已配套开通了B2、B支1、B支6等数条公交线路,但因位于钱塘江北岸,公交中心站建设的滞后,致使钱江新城只能作为多数公交线路的终点站,而少有线路贯穿新城。

  为解决出行难题,当地根据居民需求设计了接驳地铁近江站的环形“定制线路”。“在不影响交通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有需求,免费巴士可以招手即停。”四季青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街道试水开通定制巴士,杭州公交集团也跃跃欲试。“以‘商务巴士’为突破口,开通3至4条‘商务巴士’线路”,已写在了该集团2014年工作重点的首条。

  杭州公交集团客运部经理翁军告诉记者,“杭州的‘商务巴士’类似于北京的定制公交,即在常规公交的基础上,针对同一个社区、大型居住区及企事业中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制的公交线路。”

  相比普通公交,“商务巴士”站点少、速度快。翁军举了个例子,目前运营的901路商务巴士,前身是从滨江东开往下沙的546路公交车。由于线路长、站点多、客流量大,导致营运压力过大。于是,公交公司停止了原546路车的营运,开设线路相同的901路“商务巴士”,但中途不再停靠小站,改走直线以加快车速,满足快速出行需求。

  据了解,在杭州公交其他线路里,也有很多是为满足特定出行需求而制定的。如B支3区间线满足了浙二医院新老院区间的交通需求,而开设已有十余年的591路公交,则连接了浙一医院、省人民医院、浙二医院等医疗机构,被百姓称为“医院专线”。

  此外,公交集团还与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浙江省公安厅、淘宝网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开通了数条通勤线。这些线路均停靠现有的公交站台,并可灵活增减停靠点。

  “小巴”越开越远

  去过香港的人,一定会对大街小巷穿梭的“小巴”印象深刻。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小巴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对普通巴士和地铁的辅助及接驳。

  几年前,杭州整治“四小车”,出于线路补充的需要,“小巴”应运而生。当时,全市曾开通有60多条小区巴士线路。这些穿街走巷的11座白色面包车,为不少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捷。而如今,这些线路已全部停运。

  “之前的小区巴士,是在一些断头路未打通的情况下,为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而设。大公交线路逐步完善后,小区巴士的生存空间就缩小很多。”谈起小区巴士的落寞之由,翁军如此分析。

  城区中的小区巴士生命短暂,其线路已被完善的大公交网络所取代,但小区巴士在公交布点尚不完善的城郊地区则尚有勃勃生机。

  “新明半岛的小区巴士真赞”,“新明半岛的小区巴士能坚持那么多年真不容易”,杭州家居论坛上随处可见这样的评价。2005年,随着第一批业主的入住,位于余杭闲林地区的新明半岛小区与公交集团合作,共同开通了免费小区巴士。每日30趟班次的小区巴士,沿途停靠7个站点,直至武林广场。

  “巴士的上座率很高,早晚高峰几乎满座,需要安排加班车。”浙江新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刘经理介绍说,小区巴士为业主进城工作、购物提供了便利,获得了一致称赞。

  眼下,尽管新明半岛小区附近已有506、356等多条公交线经过,但小区巴士速度快、沿途停站少,依旧是居民的首选。“步行到最近的公交站需要10多分钟,但小区巴士在小区里就可以乘坐。普通公交花1个半小时才能跑完的路程,它1个小时就够了。”刘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开发商每年需对此投入200多万元,但已坚持了近10年的免费小区巴士还将继续办下去。

  “城郊的出行需求日益旺盛,非常需要小区巴士去填补空白,拾遗补漏。”杭州公交集团客运部副经理陈施承表示,完成了城区历史使命的小区巴士并非直面淘汰出局的厄运,相反,在广阔的城郊地区,它还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期待社区合作

  不久前,杭州本地论坛上热议一个话题:随着地铁营运时间延迟,公交集团能否在江陵路、滨河路站开通定制巴士,送末班乘客回家?

  面对这个疑问,陈施承表示,目前还不具备开通此类巴士线路的条件,主要的原因是乘客的数量不多。

  一条定制线路的开通,并非公交集团一拍脑袋即可做出的简单决定,而需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掣肘。

  乘客在哪儿?如何避免空车营运?“杭州私家车的数量还在上升,市民对绿色出行的重视度还不够。”翁军表示,定制巴士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市场是关键因素。“希望社区能加强与我们的合作,借助他们的先天优势,做好市场调研,确定目标服务群。”

  2013年12月15日,从杭州主城区到富阳的902路“商务巴士”开通。这让市民们看到了定制巴士在杭州现身的可能。但翁军却直言,“前景尚不明晰。”

  “杭州与北京、香港相比,城市面积小、人口数量少,因此点对点的交通需求不强。”陈施承告诉记者,市民的出行需求不集中,公交集团也众口难调。

  另外,定制巴士站台的设置目前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很多社区的支小路由于两侧违章停车严重,导致公交车难以驶入,被迫撤出社区,如517路的近江小区站,834路的梅花碑站,就曾遭遇这样尴尬的退出。

  “同时,市区支小路普遍采取了单行线行车措施,也限制了双向新设站台。如果定制巴士无法在社区附近设置站台,就难以实现便民、通达的初衷。”翁军说,“私人订制,依然是一道复杂的公共服务难题。”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我的需求 我的巴士 2014-02-20 浙江日报2014-02-2000006 2 2014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