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记者跟随龙游护水义工巡河——

呵护市民大“水缸”

  本报龙游2月19日电

  记者 杨振华

  县委报道组 蓝正伟

  雨雪交加一夜。曾金生起来吃完早饭,就去招呼方培祥一起巡查河道。两人是龙游县社阳乡社阳村的护水义工,连续数日降雨降雪,他们估摸着上游会冲下些折断的树枝、枯败的草木和平时没发现的垃圾。

  天上仍飘着细雨,曾金生带上垃圾袋和钳子,打了把伞就出门与老方会合。来到社阳溪旁的樟树底,方培祥已打着伞等在那里,雨衣雨裤加高筒雨靴,一身“专业行头”。老方想得周到,他说:“上游垃圾冲下来,经常就挂在离岸不远的石头上,有时候得踩进水里才能捞到。”

  自2011年起,两人义务维护社阳溪流经社阳村的3公里河段,大概一周巡查清理一次垃圾,每次花上一个小时。社阳溪长近32公里,流经6个行政村,社阳村是最后一个村,如果有垃圾冲过社阳村河段,就将进入社阳水库。

  “龙游城区喝的自来水,全部从社阳水库取的,就这一个水源。”两人前后下了河,同行的社阳乡宣传委员刘静介绍,社阳水库自1996年起被列为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地,村民做好社阳溪的清洁卫生,不仅美了自己的环境,还让靠这口“大水缸”喝水的16万多人也能放心。

  当地已经连续下了几天雨,社阳溪水涨了不少。来到河边的石滩上,果然见到上游冲下一枝劈断的大树丫,浮浮沉沉往下快速游走。“在溪中央,现在没法拦住。不过再往下可能会被溪旁的杨柳挡住。”曾金生说,村里有32名护水义工,由15名党员干部和17位村民组成。每次雨后,他俩都会巡查清理一遍岸边拦挂着的垃圾,如果比较多,就通知在家的其他义工一起来清理。

  老方眼尖,低头查看石滩上垃圾时,发现离滩不远的水面上,冲下来一团纸絮。他迅速丢下雨伞,毫不犹豫地右脚踩进水里,伸出右手一抓,正好捞起纸团。上岸后跺跺脚,老方笑着说:“看,雨靴用到了吧。”

  两人顺水往下游继续查看,因为溪水上涨淹没了大部分石滩,许多地方下不去。“农村里以前习惯垃圾往溪里倒,下雨大水一冲,眼前就干净了。一开始,我们下溪里捞垃圾,有的村民还嘲笑我们多事。”曾金生说,护水义工不仅负责河道保洁,平时还自己做好榜样、宣传引导村民,现在村民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溪里垃圾也很少了。

  巡查结束后,社阳乡党委书记吴水清告诉记者,在社阳全乡,从最初的党员带头担任“护水先锋”,到如今发动村民一起参与,已有护水义工305名,分别负责维护社阳溪流经各自村庄的河道整洁。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呵护市民大“水缸” 2014-02-20 3369538 2 2014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