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腾出发展新空间 推进新型城市化

“三改一拆”圆萧山之梦

  腾出发展新空间 推进新型城市化

  “三改一拆”圆萧山之梦

  文/ 萧然

  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三改一拆”打头阵。自“三改一拆”行动启动以来,萧山区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要求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不等不靠、迅速落实,三年任务一次下达,“三改一拆”以破竹之势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三改一拆”的数据天天在刷新,萧山一次次自加压力,走出了“萧山速度”,变出了城乡新貌,腾出了发展空间。

  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三改一拆”行动启动以来,萧山严格按照省市部署,破除“不敢”、“不愿”、“不能”等障碍,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举措”在全区范围内迅速推进各项工作。

  老百姓看到的是:城中村正在减少,破旧简陋的老小区换上了“新衣”;废弃的旧厂区焕发新生,时兴的文创产业兴盛起来;路边、河边、小区内,违法建筑拆掉了,“一户多宅”整治让农村变得更美。这些看在眼里的美丽,让“三改一拆”得到了萧山人民的拥护。

  再来看看这些数字:截至2013年12月底,萧山区已改造城中村427.84万平方米,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752.4%;已改造旧住宅45.74万平方米,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709.1%;已改造旧厂区86.89万平方米,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973%。控违拆违方面,已完成354.43万平方米拆违工作,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708.9%。这就是“三改一拆”的萧山速度。

  眼下,萧山正在全省创建无违建县(市、区)的行动中争取再次走在前列。更让人期待的是,在萧然大地新型城市化推进的道路上,“三改一拆”将为城市品质的提升、城乡面貌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腾出新的更广阔的空间。萧山的美,尤为可期。

控违拆违圆美丽乡村之

  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漂亮大气的公园,还有满眼的绿和柔和的风。这是每一个生活在农村百姓的乡村梦。

  随着经济的发展,萧山农村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离这个梦越来越近。可是,在不少村庄,还有环境脏乱差、房屋破旧的“空心村”,还有和村庄整体发展格格不入的“一户多宅”,这些,是这个美丽乡村梦中灰色的痕迹。

  2013年6月13日,萧山区召开了“一户多宅”和空心村专项整治动员会,吹响了“一户多宅”整治的号角。可是要“拆”,谈何容易。一个村乡里乡亲的,要拆别人家一块砖、揭一片瓦都不容易,更何况有些还是几十年的老宅。

  萧山用公平公正说话。临浦镇以临一村5天时间里拆了20000平方米“一户多宅”为样本,强势打响拆违“攻坚战”。针对一些心存顾虑的群众,镇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等走村入户,到每一户涉及整治的群众家里一一开导,打消他们的顾虑。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萧山用信心决心说话。楼塔镇通过镇领导班子一线指挥、“三公原则”贯穿全过程、村村开通举报箱、工作不力实施“问责”机制、拆后规划建设杜绝“反弹”等五大“法宝”,使楼塔镇“一户多宅”和空心村整治工作做得实、铺得开、拆得净、得民心,实现三年任务两个月拆完的“战绩”。

  萧山用惠民利民说话。瓜沥镇实现一个月、一千户、十万方,创造又一项“瓜沥速度”。同时,瓜沥将清理出来的10万平方米空闲地,及时进行宜居宜绿宜乐等功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实现拆旧建新的良性循环,全面融入小城市建设整体布局。

  “一户多宅”改造是萧山控违拆违工作的缩影。萧山区控违拆违规定了以下重点:沿路沿河等违法建筑、妨碍城市建设的违法建筑、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顶风抢建等典型的违法建筑。控违拆违专项行动启动后,各项目标责任迅速落实到镇街,“奋战90天、拆违90万”、“三年拆违任务一次下达”……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的提出,也标志着萧山拆违纪录在不断被刷新、阶段性目标一次次完成。

  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萧山区创新工作机制,应用控违拆违数字化平台,实现拆违综合数据网络直报、拆违成果网上审核、拆违进度排名自动统计、拆违成效资源共享等多项功能,全面反映拆违前、拆除中、拆违后全过程的真实数据,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旧住宅区改造圆美丽家园之

  经过岁月的洗礼,上世纪建造的老房子已露疲态,渗水漏水、墙面斑驳、线路老化等“病痛”困扰老旧住宅。城市在更新,老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亟待改善,老旧住宅不能这样继续“旧”下去。

  继失管房和老小区改造后,萧山区继续实施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工程,并扩大改造范围,计划改造旧住宅区4799户44.74万平方米,包括旧住宅区、直管公房、市政拆迁房三类,改造注重功能性、安全性和审美性。

  潘水苑小区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惠及2000多户居民,美丽家园让老百姓交口称赞。“环境好了,灯也亮了,生活更加便捷了,马路宽了,汽车进出和停放更加方便了,我们老百姓的心也更舒畅了。”住在潘水苑小区的金大爷细数起新小区的好。改造前,小区停车杂乱无章,随意停放,随之而来的剐蹭、按喇叭矛盾偶尔会引起争执;道路狭窄、管线横七竖八造成消防车等救援车辆难以进入。改造后,小区开辟出了宝贵的生命通道,管网由上改下,马路宽了,车好停了,半夜响起车喇叭的情况也已成为过去。原先潘水苑小区的停车位只有386个,整治后停车位增加到963个,主要是通过绿地花坛改造形成的固定停车位以及道路拓宽形成的临时停车位。

  让老百姓更惊喜的是,今年旧住宅区改造的标准更高,涉及结构、墙体、屋面、排水、道路、管线等方方面面,并进一步完善停车位设置、绿化提升改造、内部路网完善、燃气入户安装等方面的工作。东门公寓、商城东苑一期、永华小区被列入今年的旧住宅区改造,而且改造内容中还有天然气入户这一项。天然气是安全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相比于传统的煤气,具有安全、绿色、经济的优势,老小区居民开通天然气的呼声很高。为此,萧山把燃气改造入户列入旧住宅区改造任务,有条件的旧住宅区将逐步铺设燃气管道,推动清洁能源进万家。

  旧住宅区改造完成后,萧山将按照《杭州市萧山区社会化准物业管理办法(试行)》,对旧住宅区逐步落实物业管理,让旧住宅区居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化成果。

城中村改造圆城市转型之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它立于高楼大厦之间,环境杂乱,居住条件较差,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城中村的百姓渴求改善居住条件,城市的发展更需要这市中心的黄金宝地。在新型城市化的推进中,城中村这只“拦路虎”不得不改。

  2012年5月,萧山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对18个城中村(社区)实施整体改造,首批启动6个村的改造。2013年,萧山启动新一批城中村改造,继续改造6个城中村,提升城市品质,圆城市转型之梦。

  萧山有个湘湖梦,湘湖三期让这个梦成真。2013年7月18日的湘湖三期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提出了“大干三年、圆梦湘湖”的号召。整个湘湖三期保护与开发工程将于2016年10月1日前建成并开园。湘湖三期,不仅仅要圆百万萧山人的湘湖梦,更将成就一座国际化休闲新城,城市将在这里优美转身。

  湘湖,将立起一座新城,而这里的居民,也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闻堰镇的三江口村和湘湖农场,因为湘湖三期建设,走上了城中村改造的道路。目前,湘湖农场拆迁居民共307户全都入住安置房小区——湘湖南苑,免去了过渡的环节。这个湖边优美的安置小区,开门看风景,现代化设施齐备,城中村居民住进了城市小区。

  萧山有个城市梦。在萧山新区,高楼林立的金惠路上,原先的城北村已整体拆除。可以期待的是,以后,这里将立起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城市的形象更美,城市经济、楼宇经济将在这里梦想成真。一幢幢原地建设的安置房,将让征迁户真正享受城市的生活,大大改善居住条件。

  城中村改造,让城市的梦成真,让百姓的安居梦实现。

  萧山的城中村改造,离不开百姓的支持,也离不开一批激情干事的征迁干部,他们用真诚赢得了信任。都说征迁是天下第一难,可他们偏向这个难挑战,一次次上门讲政策,一次次面对面谈心,用真心换真心。在征迁中,他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征迁政策,“阳光”征迁让百姓信服。

旧厂区改造圆产业提升之

  在城市发展中,会出现许多因产能落后、效益低下而被淘汰、关停的工厂。留下的大片厂区、厂房将怎么办?是完全拆掉,还是继续保留?萧山的选择是,让这些旧厂房成为“退二进三”的阵地,“变身”为一座座文创产业园,或是产业提升、“腾笼换鸟”的阵地,提升产业结构。

  一个个上世纪兴建的旧厂区,周边环境脏乱差,经过“洗礼”,如今涅槃重生。当笔者走进蜀山街道万源路1号的“杭州台湾城”时,很难想象这里原先是一个旧厂房。通过改造,它将成为一个集电视剧拍摄、制作、展示、培训于一体的影视综合基地。未来,还将引进一批台湾的文创企业入驻,将整个园区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示范区。不仅仅是“杭州台湾城”,雅客文化创意园,通过改造后的这一平台将全面展示河上人文风情和发掘河上文化内涵,展现和推动河上的文化产业;建设三路上的杭州国际珠宝城,一个老厂房改造成为了交易额今年欲突破500亿元的国际化黄金珠宝交易中心。

  破旧的厂区,不仅是企业的“鸡肋”,更是萧山城市化的“疮疤”。作为“三改一拆”重要内容,旧厂区改造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之一,2013年萧山提出了“今后三年改造旧厂区150万平方米以上”的目标。通过改造,让旧厂房创造经济价值;通过改造,让其散发艺术的气息;更要通过改造,让其成为萧山产业的一张张“金名片”。

  针对不同类型的厂区,萧山将进行相应的改造。如地处适合发展都市型工业、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其重点任务是“退二进三”,鼓励企业利用旧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如可扩大规模继续发展的,企业可“改造搬迁”、“空间换地”、“腾笼换鸟”,让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改造后的区块将腾出大量空间,可用于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用地等多方面,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扩大投资,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推进萧山新型城市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

道路沿线拆违圆靓丽风景之

  2013年11月以来,萧山区深化“三改一拆”行动,主动把控违拆违工作引向深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了“道路拆违”专项行动,对全区首批17条共224公里的主要道路,开展沿线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改善主要道路沿线环境面貌,用两个月时间拆违1783处、42.88万平方米。

  2013年11月初,萧山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主要道路拆违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主要道路沿线拆违工作,提出“五拆要求”(即下真决心拆、提高质量拆、形成声势拆、打造亮点拆、团结合力拆),确保100%完成主要道路沿线拆违任务。11月11日,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区控违办建立“道路拆违日报制度”,进一步营造拆违氛围。12月9日,区委、区政府再次召开全区主要道路拆违工作会议,总结整治进展情况,对道路拆违的时间节点、标准要求和督查工作进行了再明确,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主要道路拆违任务。从12月10日开始,由区领导带队,区纪委监察局、控违办、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参与,分批对17条道路拆违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对拆除不到位的,现场拍照并下发《道路拆违任务单》进行督办,期间共下发拆违任务单209份,完成整改209份,完成率达到100%,建立了具有萧山特色的“点拆制度”。

  为推进道路拆违工作,萧山区专门制定下发了《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对主要交通道路沿线违法建筑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和《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阻扰破坏控违拆违工作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政策、一视同仁。

  为巩固拆违成果,萧山区通过拆改结合、拆建结合、拆转结合、拆绿结合等方式,加强拆后利用,已完成拆后绿化8.6万平方米;并借势推进主要道路两边无证无照、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家庭式作坊整治工作,共淘汰粗放型污染养殖场14家,整治提升土地(水域)245亩。

  下一步,萧山在2014年将开展“道路千公里、面积百万方”整治行动,全面铺开全区剩余的800公里区级道路沿线拆违60万平方米,力争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拆除任务,使全区1000公里区级道路沿线违法建筑均得到整治。2014年下半年,由镇街牵头,适时启动1400公里乡村道路沿线的违法建筑整治。同时,推开重点河道两边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配合全区正在开展的“清水治污”行动和“河长制”管理,以区级以上主要行洪排灌河道、城区周边河道为主,首批启动100公里以上河道两边违法建筑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拆除河道两边各类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并指导有关单位做好拆后管理与利用工作,打造一批靓丽的景观河道。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4 “三改一拆”圆萧山之梦 2014-02-12 浙江日报2014-02-1200008;浙江日报2014-02-1200017;浙江日报2014-02-1200019;浙江日报2014-02-1200034;浙江日报2014-02-1200025;浙江日报2014-02-1200026;浙江日报2014-02-1200042;浙江日报2014-02-1200044 2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