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新闻时评

春节 带爱回家

  朱 玲

  小时候,

  过年是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是一串响亮亮的爆竹,

  我在这里,家人也在这里。

  长大后,

  过年是一张好难买的车票,是一堆好难答的问题,

  我在远方,家乡也在远方。

  又临岁末,节气已过大寒。虽然没有下雪,但过年的气氛已浓郁了起来。喜庆的红色装点大街小巷,预告一年一度的举国阖家团聚。

  春节团聚,本是件幸福的事。但不知从何时起,过年的心情开始变得复杂,掺杂进烦躁、忧虑、无奈,甚至抵触。于是在城市里,出现了一群“春节恐归族”,过年不想回家,怕催婚、怕被问工资……他们或是小众,但这样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许多人的烦恼。

  就在前几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份华文报纸上,一位中国妈妈登广告,劝儿子回家:“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过年回家吧。爱你的妈妈。”

  逼婚的家长,被逼婚的孩子,如此“每逢佳节压力大”,大概许多年轻人都感同身受。也有个别聪明的小伙伴,想出花钱“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的主意,但终归这样的过年,叫人心里不那么舒坦。

  实际上,被逼婚只是若干“年关”中的一关而已,除此之外,那些走亲访友、同学聚会时的过招:“工作找好了吗?”“考研成绩怎么样?”“现在一个月赚多少?”“什么时候买房?”…… 更是招招“致命”,直击内心最脆弱之处。

  回家过年如同闯关,需要有强大的内心,还需要有敏捷的头脑和强健的身体。

  再过一周的时间,春运将迎来超过34亿人次的出行高峰。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人口大迁徙。当然,要想赶上这“潮流”,还有个前提,就是你能抢到车票。倘若你没有体会过在火车票代售点连夜蹲守、在电脑前彻夜刷新、在车站与黄牛票贩斗智斗勇,那么你的人生或是不完整的。

  其实,很多人觉得过年累,不仅源于一种无法衣锦还乡的内心焦虑,更有现代春节的变味。过个年,买票累、赶路累、饭局累、送礼累,身心和钱包都很疲惫。过年回趟家,花费至少超过一个月的收入,甚至可能“回家一次,损耗半年”。

  与这种累相对应的,是年味一年比一年淡。比如今年,烟花爆竹的燃放将更少,春节晚会也只剩下央视这一场。许多过年的传统习俗,渐渐被丢弃、被遗忘,年夜饭搬到了饭店里,压岁钱越给越厚,过年的兴奋劲儿越来越少。这是工业化社会的进步,也是传统文化的消解。

  没错,过年好累,我们该责备谁?是春节,还是这个社会,或是我们自己?

  回家过年就像接受一场检验,不仅有他人的目光,更有自我的审视。有时,该问一问自己,是否学会了在浮躁的功利主义中保持自我,是否能在父母焦急催促的背后读懂爱意。该改变的,不仅有他人,更有我们自己的心态。

  有一种过年,叫折腾;有一种乡愁,叫纠结。但尽管如此,大多数的人依然选择踏上回家的旅途,只因心中对家的思念。在外忙碌了一年,总有一些人,是你心头的牵挂,总有一个地方,是你疲倦时最想念的归宿。带着这份最质朴的爱回家,过年就一定不只有累而已。

  人生本就五味杂陈,过年也是。有钱没钱,成功没成功,都该带着爱上路,回家过个幸福年。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14 春节 带爱回家 2014-01-24 3344019 2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