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大事件

浙企影响不大

  本报杭州1月21日讯

  记者 夏丹

  商务部发布对产自美国、韩国的多晶硅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终裁,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省内光伏企业,问及影响几何。

  “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生跃表示。“此次双反是针对上游多晶硅原材料,它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到下游产品。但即使上游每吨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下游组件上的每瓦电,涨幅也不会太大。尤其像我们公司生产差异化的光伏产品,价格本身就比较高,受影响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他说。

  省内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业负责人则透露,当2012年7月要对美国、韩国生产的多晶硅实施双反消息传出时,第一波冲击确实有点大。但到现在双反终裁落定,这么长的时间里,国内同行已经可以消化此消息带来的影响。他举例说,像美国多晶硅进入国内加工成硅片,然后再出口到国外,基本上就不用交税,更没有什么50%多的反倾销税。“另外,从2012年7月到现在,国内的多晶硅企业也在发展壮大了,目前国产多晶硅自给率已经达到50%。”

  “具体来说,短期内可能导致国内硅材料价格上涨,对光伏行业下游组件生产企业带来一定成本压力。” 浙江省太阳能协会秘书长沈福鑫一直密切关注此次双反。他介绍,浙江省70%的多晶硅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韩国,另外30%则靠国内多晶硅补充。

  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赵永红也表示:“此次双反不会对浙江光伏企业产生直接影响,至多只是受产业链波及影响。它同时也能提醒光伏企业,要生产高附加值的光伏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受上游原材料涨跌影响不大。”

  据省太阳能协会调查,从去年11月底开始,省内多晶硅材料价格已有所上涨。目前价格每吨160万元,较之前上涨10%左右。“但涨价的主因一方面是国内光伏企业为2014年生产备货,另外受光伏企业开工率好转影响,以浙江为例,2013年浙江省组件生产企业开工率达到90%以上。”

  “此次对美韩多晶硅双反,具体影响要等到今年二三月份会更加明朗。”沈福鑫解释。


浙江日报 经济·大事件 00010 浙企影响不大 2014-01-22 3345344 2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