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推动全民创业创新优势
大蝶变

  ■ 顾益康 胡 豹

  夏宝龙同志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四个有没有”的问题,“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还有没有”便是其中之一。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前些年,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力军的制造业和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成为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浙江这列多年领跑全国的经济列车相对减速。人们不禁疑惑担忧:浙江经济究竟怎么啦?浙江“两创”的优势今何在?这究竟是经济发展转型的转机,还是浙江“两创”优势消失殆尽的危机?

  面对反差巨大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思考、冷静分析浙江“两创”的优势究竟还在不在。“两创”是浙江改革发展的法宝,“两创”是发展优势,是发展经验,是发展战略,也是发展机制,更是文化基因。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产业竞争和群雄逐鹿的区域发展竞赛,浙江在市场化改革中领先一步的先发优势,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和消减的问题。

  但我们也要看到,另一种此消彼长的“两创”优势正在发生由量到质的蜕变的新趋势。伴随着一批落伍的民营企业家的落幕,也有一批像鲁冠球这样的老马识途、宝刀不老、与时俱进的老浙商们正在开创更加宏伟的产业鸿图,依旧勇立在改革发展的潮头。也有一大批像茅忠群这样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浙商接班人的茁壮成长。更有马云这样一大批在新兴产业领域、新商业模式、知识型、科技型的新浙商创业创新的主体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我们还要看到,各级领导正在担当起改善和优化“两创”环境的责任,深化改革正在进行时,政府部门的服务改善也在进行时,那些影响全民创业创新的环境因子正在排除时。“两创”优势的蝶变正在催生一种更加适应新时代潮流、新阶段竞争的优势力量。这充分说明,浙江“两创”的文化基因还在,“两创”体制机制的优势还在,“两创”的主体队伍更加多元、更加壮大。

  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和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化的新形势,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多视角、多途径谋划浙江“两创”内在机制的不断强化和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来加快实现浙江“两创”优势的大蝶变。

  一要确立集成创新驱动、综合改革推动、政府服务领动、配套政策助动的“两创”新理念。就是要从过去注重单项的创新转向整体推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系列集成创新。要从过去单项的改革转向整体推进包括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企业产权、行政审批、政府服务等综合配套改革。要从产业导向、财政税收、科技人才、金融信贷、投资融资、要素供给等配套政策来助推“两创”新优势。

  二要培育更加广泛、更加多元、更加庞大的“两创”新主体。既要让已经走上创业创新之路的各类主体进一步激发出再创业再创新和创大业创新业的持久弥新的内在动力,又要让年轻一代的大学毕业生、企业职工、青年农民和各界社会人士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自主创业创新的主体队伍中来。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知识型、科技型、智慧型的创业创新主体。

  三要探索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科技文化融合、新模式与新产业融合的“两创”新路径。就是鼓励更多的创业创新的主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趋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产业园区与新城区整合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产业业态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应用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浙江创业的新领域、新模式、新组织,成就浙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四要营造有利于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共创共富的“两创”新环境。就是要按照人民大众创造财富、人民政府创造环境的共创共富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业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大众的主体性作用、政府部门的引导性作用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营造起齐心协力、共创共富、共建共享的“两创”新环境。为打造更有竞争力、更具特色优势、更能惠及全体浙江人民的浙江经济“升级版”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引擎。

  【作者分别为省政府咨询委委员、特约研究员】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推动全民创业创新优势
大蝶变
2014-01-06 3291131 2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