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
民俗风
本报记者 童桦
冬至那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特展在杭州大运河畔勾起了这座城市的阵阵年味儿。这场由杭州晓风书屋举办的民俗展览,从清晨的第一声船笛响起之时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
跨过拱宸桥,左转进入桥西直街。汉声《大过马年》的各式年画妆点了古街上的老建筑,喜气洋洋;由杭城读者提供的近千册旧书和成架的连环画依次排开,微风轻轻翻动着书页;桐荫堂书院院长蔡云超和夫人俞宸亭闲立于河畔,正为游客奉上一个个“福”字。
好一派年景,由着现场的欢声笑语和祝福声,似乎奔腾的马年已在眼前。“孩子们平时不是学习,就是在看动漫和网络小说,已经不太清楚民俗还有哪些了,带他们过来是想体验一把中国传统文化。”现场的几位家长不约而同地说。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场特展恰是一场值得回味的游戏。在被贴满汉声《大过马年》各式年画的建筑前,凡是走过的孩子都会走上前踮起脚尖,仔细地读着那张“马文化图录”,过后还会拉上长辈们,一同在建筑前合影,留下一张喜气的全家福。走过书画桌,孩子们也会在蔡云超的帮助下,为家中长辈提笔写下“福”字,字虽稚嫩,却满溢着美好的祝福。更有孩子端坐在长条凳上,小手不时翻阅着连环画,为里面的故事所倾倒。
民俗特展的热闹,彰显了民俗在下一代生活中缺位的窘境。门神、灶神、对联……这些流传于历代国人生活中的民俗,如今已经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新鲜事物。“许多孩子到了现场才知道,原来竹马竟是一根竹竿,过年也不止是喜气和福禄寿,简单的马年还蕴含着多样的含义。”杭州晓风书屋负责人朱钰芳很是感慨,让孩子们走进民俗,了解民俗,这成了她之所以举办此次特展的初衷。
“这几年来,许多地方的民俗都已经消失不见或即将远去。”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现场的蔡云超很是满足,他对于孩子们写“福”字的请求,都是提笔就来,“能借这个机会和孩子们来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我觉得很难得,民俗传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创办40余年的汉声杂志也是抱着相同观念行走在中国的乡间小路上。汉声的指导老师之一俞大纲先生曾说道:“传统好比人的头颅,现代犹如人的双足。在时代的遽变中,忽然演变出传统与现代割裂、头脚分离的奇异局面。”
为了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马年的祥瑞,汉声杂志的工作人员是将每一项民俗的每一个动作拍摄下来归档,并制作成年画。“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是一座不只属于中国人,也属于全世界人类的宝库,尽管‘地球文化村’的时代正在到来,但是没有中国人、中国文化参与的世界文化,将是不完整的世界文化,惟有把中国数千年累积的文化智慧注入,‘地球文化村’才能呈现出优良缤纷的面貌。”
这是汉声杂志的立刊宗旨,也是更多中国人对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心愿。“让孩子们在节日中享受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否则,节日文化传承就是空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提议,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需从下一代抓起,同时节日文化应该更多地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使之切实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现在,这项宏大的使命化作了一项项小事物。“很多人说连环画也将在这个微博、微信的时代消失不见,但我还是想继续坚持展出连环画,哪怕有一天连环画真的成为断层,我也希望这一天能晚一些到来。”朱钰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