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文章导航

在蓄势待发的世界农业变革中,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正面对比较效益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销售难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困境。浙江这片并不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一直不乏心怀改变农业面貌的热望,也不乏改变农村未来的冲动——

农业突围

  60194万吨!

  新年将至,广袤的田野上传来粮食丰收的喜讯。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比2012年增长2.1%,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实现10年连续增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从粮食主产区到非主产区,收割机的轰鸣和谷粒归仓的画面交织出这一整年的喜悦;稻菽千层浪,谷粟映暖阳,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十连增”,打破了“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我国粮食生产站在历史新起点。

  回望一年风雨,怎能不心潮澎湃——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先后经受了东北低温春涝、西南西北冬春连旱、夏季“南旱北涝”等灾害的多重考验;

  放眼沃野千里,怎能不心生感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加大,只有保持农业发展的好势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农业,对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看似悠长而平稳。世界上存在21种文明,只有中华民族文明史没有中断,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形态,根本原因就是有着生生不息的农业文明作基础和载体,它孕育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然而,对于中国这个13亿国民、9亿农民的国度,农业掀起的波澜,常常惊心动魄。它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命题,更有其复杂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含义;它负责提供的也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农村发展的机会和农民的福利。

  丰收在手,勿忘明年,未来的路更加艰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发展与高速增长的经济之间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耕地趋紧,水资源奇缺,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制约日益明显,同时又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滞后、供需关系日趋偏紧、农业污染加剧、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复杂局面。

  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整合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小规模的耕地资源?如何研发全国突破性、区域带动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幅提高单产?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建立一套避灾、防灾、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

  大地无言,一场农业变革却已蓄势待发。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面对农业困境,应该如何突围?

(二)

  在北京故宫西侧的社稷坛,三层方台里,庄重地盛放着取自全国各地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它们是社稷的化身,也是统治者最珍惜的财富。

  500多年过去,中国农业的命运已不再需要一座圣坛的守护,但它所昭示的真理依然在延续,只有社稷丰饶,才能江山稳固。

  的确,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始终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对农业突围的种种尝试,更是贯穿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个发展史。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一纸地下协议的大包干,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中国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朴素表达,蕴含了理性的真谛。

  35年来,他们也从未停止过探索——上世纪80年代,农村开始出现新的专业合作社;90年代,在浙江、山东、江苏等地出现农业产业化合作;进入21世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愈发走向频繁。乡镇企业、民工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农民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次突围,初尝了大胆创新的红利。

  与此同时,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国家层面上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让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不过,当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空前发展之时,中国农业站在了十字路口。此前以各国为营的世界农业也逐步打破各自疆境,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路径,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欧美绿色壁垒;国际粮油巨头在发展成熟的产业模式基础上,开始在国门外跃跃欲试。国际化下的农业,究竟是共享利益,还是零和博弈?

  历史是跌宕起伏、蜿蜒曲折的漫长故事,变与不变中演绎着中国的独特国情。改革,从农村破冰,由此开创我国三农发展的黄金期;改革,也必将落脚农村,再次承载田野上的新期待。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健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机遇,农业突围的不懈精神依然在继续。

(三)

  如果说每一个政策出台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导火索的话,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和他在1994年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无疑是其中一个。他曾推断,在1990年至2030年之间,中国的经济繁荣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乱。

  近20年过去,布朗的预言不攻自破。但对于中国这个历史上曾经屡受饥荒之痛的人口大国,仍在求解而且必须解出如下问题:

  如何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让世界22%的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如何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发挥更强的基础性作用?如何保障农民收入,使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

  不仅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农业这个看似脱离现代化潮流的话题,正引发着一场思想的变革。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绿色崛起”为题,发现当全球经济体的一大部分开始解体,同时构成这些经济体并为其提供资金的消费品和实业的需求开始衰退的时候,总是周期性陷入困境的世界农业却开始持续向上的良好发展。

  “不管事情变得多糟糕,人们仍然需要食物。”“即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到了1%,吃饭问题始终是100%。”……在各国领导人的公开演讲中,这样的表述正在增多,这无不在透露着一个信息——农业正成为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相并存,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产业。

  在蓄势待发的世界农业变革中,中国农业的变革引人关注。诚然,西方国家“土地大集中、资本大投入、装备高科技、企业式管理”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为世界农业提供了风向标,但国家的区位地理与资源禀赋不同,优势和缺点则各异,农业现代化便应具有彰显本国特色的概念与内涵。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这是在中国农村实现规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从家庭经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到统一经营发展农户联合和合作,同时发展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为基础的农业突围,也是为全世界的农业版图上,提供了差别性、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四)

  从天空俯瞰,才知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众多的山脉与江河如骨骼和血脉,连起丘陵、平原和盆地。这般诗情画意的景象,却为农业生产带来重重困难——在全国版图上,论粮食生产,全国陆地面积最小不能与其他许多省份相提并论,人均耕地资源不足半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常常靠天吃饭。

  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使浙江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寸土寸金的浙江,还有土地发展农业吗?日渐细分的农产品市场,发展什么让农民致富?相比发达的工业经济,农业该如何探索一条“浙江路径”?回顾浙江农业发展之路,这样的疑问不绝于耳。

  “苏杭熟,天下足”,历朝历代均视江浙一带为“粮仓”,同时,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沿地带,浙江历来备受瞩目。从全球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道路选择无外乎三类: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模式,第二类是以日本、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第三类是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 ,注定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发展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

  可喜的是,农业现代化的种子正在发芽、生长——这里出产的花卉苗木装点了上百个城市的广场、公园和迎宾大道,为农民增加了数以亿元计的收入;这里出产按照全新的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反季节果蔬、深加工产品已经走向全国;这里连片的大棚随处可见,投资多元化的现代农庄也正在迅速崛起……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推动这些变化的人,也许曾经创造过浙江经济奇迹,他们把从商业积累的资本投向农业;他们也许是曾经的种养大户、农业带头人,改变思想观念、改进生产方式、拓展更大的未来。浙江大地上,用市场引导农业、用创新引领农业,才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步转型升级。

  农业突围,站在新起点。登高远眺,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活动,高效生态农业强省,从更高更远的层面上来说,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

  所有的梦都要靠人实现,在这片热土上,一直不乏心怀改变农业面貌的热望,也不乏改变农村未来的冲动。农业突围,我们在路上。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农业突围 2013-12-17 浙江日报2013-12-1700016;3295429;浙江日报2013-12-1700013;浙江日报2013-12-1700019 2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