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让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

富阳:探寻文创产业成长的本土模式

  让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

  富阳:探寻文创产业成长的本土模式

  文 戴睿云 章圣华 赵国青 徐磊

  富阳,山水独秀,人文瑰丽。

  一川如画的富春江,飘逸着历代文人“叠嶂数百里,沿洄非一趣”、“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的长吟慢咏,孕育过孙权、郁达夫、罗隐、黄公望、麦家、张绍富、徐玉兰等古今名人,传世长卷《富春山居图》更让其作为名画的创作实景地,声名远扬。

  创意,源于文化的积淀和充满智慧的想象。

  在这方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如何更好地挖掘人文资源优势,将其有效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不竭源泉和现实生产力?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为文创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府服务?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个杭州西郊的小城,在浙江的文创画卷上,又该如何挥洒具有本土特色和活力的新版富春山居图……富春江畔的文创人在思考、在探索。

  这一年,这里的文创产业创意扑面,可圈可点,在汲取百家经验的同时,富阳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求文创产业发展的“本土模式”:突出本土优势,建非遗平台传承富阳文化基因,培养文创实用性人才;打造“网上文博会”,为小微文创企业服务,促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让创意产业融入富阳主城区闲置的老街区、老建筑群、公园,实现智慧制造、文化再造,形成本地特色的城市创意生活圈。

  坐拥富春山水之奇美,富阳人就这样恰到好处地把传统文化嫁接于现代文明和产业,徐徐展开了一幅创意生活的长卷……

传承文化基因 非遗平台凸显产业地域特色

  东坞山豆腐皮、永昌臭豆腐、龙羊豆腐干、龙门油面筋、灵桥羊肉、常安神仙鸡、胥口春笋、常绿沃豆腐,还有富春江的江鲜、万市土猪、土鸡……这些富阳的特色美食,已经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富春山居宴”,并被纳入了富阳市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平台建设项目。

  这个项目的传承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化一条龙体系,落实到了拥有一流烹饪特长的富阳市技工学校。根据计划,学校还和黄公望研究协会,富春宾馆有限公司一起联手,通过文化挖掘和元素融入,全面提升富阳的餐饮品牌。

  “经过近半年的研发,‘富春山居素食宴’、‘富春山居养生宴’已经可以端上来了,这些食材全都来自本地,我们力求的是保证它们的原汁原味,当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有“入口即化”的文化。”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12月20日,富春山居宴部分系列将向市民、游客进行首次展示。一些农家乐和饭店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富春山居宴端上款待宾客的饭桌。“将本土文化融入特色饮食,也是为本土的旅游和餐饮做了一次全面升级。通过搭建非遗文化产业化平台,让文创产业真正做到‘不跟风、不流俗’,做出富阳地域特色。”富阳市文创办负责人说。

  竹纸制作技艺、传统木船制作技艺、藤编制品编织技艺……据统计,富阳市拥有78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月以来,富阳市发挥政、产、学、研各界力量,搭建当地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的平台,让这些非遗文化得到活态传承。

  该市在富阳市职高、富春职高、富阳市技工学校、富阳市城镇职高分别建立“根雕制作人才培养、根雕生产、创业孵化基地”、“非遗文化形象代言人基地”、“富春山居宴产学研基地”以及“香囊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由非遗文化传承人、中国美院等高校老师组成专家团队指导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出一批本地区特色产业的实用人才。

  “文化产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富阳作为毗邻杭州的一个县级市,除了要吸引高端人才来富创业外,更现实的或者说更需要的是要培养本地的文创人才,而具备创造力的本地职高学子毕业后基本会留在富阳。我们通过挖掘传承本地的文化,培养热爱本地文化且又有动手能力的文创人才,对接本地特有的文创产业,相信几年后,会在富春江两岸真正培育一片根植在富阳文化土壤的文创产业的森林。”富阳市文创办负责人说。

拥抱信息浪潮 网上文博会永不落幕

  打造富春山居文化创意产业园、银湖科创园—天鸿文化创意园、泗洲南宋造纸文化遗址博览园等“十大文创园区”;出台专门的产业扶持政策,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除了这些,政府还能搭建怎样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创企业发展?

  每年,富阳市文创办都会带领本土文创企业参加杭州文博会、台湾文博会等文创类展会,这是文创企业展示、销售的好平台。但短短几日,匆匆来回,且参加的企业毕竟也是少数。数百家富阳文创企业期待一个能长期集中展示和营销的平台。

  主动拥抱互联网经济大潮,富阳搭建网络平台,为本地文创企业打造网上文博会的举措应运而生。近段时间来,承接该项目的富阳新闻网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本月末,“网上文博会”就会正式上线和网民见面。

  “网上文博会”把“线下展览”搬至网上,建立起网上展馆,分富春特色产品馆、非遗馆、新闻出版馆、艺术品馆等类别,客户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对富阳的文创产品一览无遗。

  “网上文博会”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FLASH等表现形式,网友可以按展区和产品进行浏览,让他们体验到一个365天永不落幕的文博会,为国内外众多的文化产品采购商提供全天候的展示和交易服务。

  华宝斋的精美线装书,浙江华鹰自主研发的赛艇、游艇,手机工坊的富春山居图系列衍生品,导岭的湖笔,飘飘龙的毛绒玩具,珍琦的成人、妇女、母婴、宠物全系列护理产品……“网上文博会”首批展示100多家本地文创企业和非遗、新闻出版、动漫等八大类产品。一批文创领头羊企业和一大批本地人尚不熟悉的潜力文创企业及产品都将分批上线,推荐给富阳市民和广大网民。

  “网上文博会” 设有“文创产品”、“文创企业”、“特色推介”、“文创商城”、“互动板块”等,并将突出清晰的市场化特征和服务功能,采购商查看到所需产品后,可以与产品供应商洽谈对接,网站提供电话、站内询价以及留言功能,方便客户采购。

  “最近我们正在组织购买团购系统,为‘网上文博会’嵌入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文博会’下单,由物流(快递)进行配送。”富阳新闻网有关负责人说。本月末,“网上文博会”就会正式上线和网民见面。

  配合网上文博会,富阳还将不定期地举办“创意集市”、“富阳文创产品嘉年华”等线下活动,为富阳文创企业造人气,刺激本土购买力。

创意融入城市生活

城市闲置资源成文创标识地

  《富春山居图》在台北的旷世合璧展出,给《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富阳的文创带来新的契机:富阳将富春山居园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休闲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流、艺术创作基地;还以“富春山居”为原型进行再加工和二度创作,包括各种复制画、雕刻、电影、电视等。与此同时,富阳与台湾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富阳紧紧围绕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完善历史文化挖掘以及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富阳不仅成为“杭州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的试点之一,还成为杭州首个“两岸交流基地”。

  频繁的两岸交流,让富阳人见证到台湾时时处处融于百姓生活的文创元素。在台湾,从开发凤梨吃喝游购娱的凤梨酥梦工厂到添加各种水果口味的啤酒,从地方风情浓郁的民宿到借助电玩传承农业,人们把发展创意生活产业与社区融合总体营造,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种自觉行动。为什么不把创意与生活融合的理念引入富阳呢?

  在富阳,因一些老建筑群、老街区、公园资源仍未被有效利用,城市文化印记逐渐被市民淡忘,政府倡导的文创产业与市民生活始终有隔阂之感。富阳提出,结合目前的“三改一拆”、“零地招商”等政策机遇,通过整合闲置的有文化地标意义的建筑资源,加快主城区文创标识地建设,形成城市创意生活圈,为企业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为百姓创造更多体验教育、休闲娱乐的空间与产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消费,促进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地方经济良性发展。这一计划正在调研实施中。

  在规划中的富春山居文化创意园区核心区,黄公望风情小镇、杭富沿江景观道路拓宽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完工,内容产业的支撑正在跟上。富阳正着手在黄公望村道一带融合村庄现有民房和农家乐资源,打造一个以探索黄公望文化、品江鲜美食、艺术鉴赏交流为主的旅游休闲体系,以工艺美术工作室、画廊、富春民宿、书吧、茶吧、精致农家乐为主,鼓励村民在政府引导、监管下参与开发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景观带,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的无穷魅力。

  在富阳市区富春路西端,横跨苋浦之上的恩波桥,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恩波夜雨”曾是著名的富阳八景之一,还有文化名山鹳山、鹿山东吴文化公园区块等等,将学习台湾社区营造和文创园区建设经验,让城市更具灵气、产业更接地气,形成具有城市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商业区,成为百姓领略“春江花月夜”的所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让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3-12-13 浙江日报2013-12-1300007;浙江日报2013-12-1300008;浙江日报2013-12-1300009;浙江日报2013-12-1300010;浙江日报2013-12-1300012;浙江日报2013-12-1300018;浙江日报2013-12-1300011 2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