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99.3%的背后
——记绍兴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张清炎
本报记者 张丽
本报记者 张丽
调解难,医疗纠纷的调解更是难上加难,但绍兴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清炎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医调会成立3年多来,他成功调解医疗纠纷4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3%。
对去年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的张清炎来说,调解成功率如此之高的背后,有面对大吵大闹的沉着冷静,有被辱骂后的淡然一笑,有压力过大失眠后的咬牙坚持。
4年前,59岁的张清炎,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或和妻子一起上老年大学,或为有关单位提供法务咨询。
当绍兴市决定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准备聘请当时的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张清炎做主任时,张清炎的家人强烈反对。妻子以执业医师的经历告诫他:“当下的医疗环境不是靠调解能解决的,你千万不要自不量力。”女儿也苦苦相劝:“你年纪大了,再忙这忙那,对身体不好”。
“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那矛盾只能更加激化。”拿着绍兴市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份统计报告,张清炎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统计显示,2006年至2008年间,仅绍兴市区各医院就发生医患纠纷520起,大约平均每两天发生1起。
虽有心理准备,第一次到现场直面医患纠纷时,张清炎还是吃了一惊。2009年9月初,医调会开张不到一个星期,张清炎快下班时接到电话说有一起医患纠纷急需处理。他匆匆赶到现场,只见尸体、花圈、横幅被摆在门诊大厅,黑压压的二三十个人,哭的喊的,还有一些人挥起拳头要打医护人员。
“我是来帮你们调解的!”张清炎扯开了嗓子,但声音淹没在吵嚷中,根本没人理他。
“你们再给我叫300个人过来,今天要把医院踩平!”张清炎听到旁边一人在打电话,一问才知道是村委会主任,赶紧拉到一边,“你是基层干部,比村民懂法,知道这样闹是没用的。我是来帮你们调解纠纷的,不是医院派来的,我们坐下来好好谈。”
原来,死者因心肺功能不好,到医院住院就诊的次日上午,倒在医院卫生间去世了。死者家属觉得一个好好的人,怎么上个厕所就走了,医院有责任;医院则认为,还没对患者实施医疗手段,不用负责。
待医患双方代表各5个人坐定后,张清炎首先强调了自己作为第三方的身份,决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医院虽然不存在医疗事故,但从护理的角度,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职行为。”张清炎就像以前审判案件一样,一条条讲得有理有据,医院哑口无言,患者也心服口服。很快,双方就达成协议,由院方赔偿20万元。
当天调解完,已是晚上11时许,还没吃晚饭的张清炎,方才意识到自己饥肠辘辘。谁知第二天又连着发生两起患者死亡事故,张清炎就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开始不停地应对各种突发医患纠纷,而一个老法官的特殊身份与工作经验,也使他在处理医患纠纷时有了独特的优势。
“说这份工作很想做或很好做,都是假的。”每次碰到疑难的医疗纠纷,张清炎就需要查阅大量的医疗资料,甚至做梦都在想怎么解决问题,有些不理解的患者方,还会出口辱骂,但他觉得,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承担这份责任。他还把自己多年来的调解经验做成76页PPT,向医护人员传授经验避免发生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