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文章导航

年丰便觉村居好。
在磐安,有个名叫“石头”的村庄,静静地坐落在幽深的山谷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仿佛为她而写。
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都有色彩。
她,就是散落于大盘山麓深情的诗句,
就是白云山怀抱里温暖的田园牧歌——

精美的石头
想唱歌

——寻找新生机的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冬日景致,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但在磐安县城附近的白云山麓,有一个名叫“石头”的村庄,就像诗中所写的一样,她给我们摹绘出一幅优美、恬静、闲适、温暖、趣味丛生的乡村风景。

  安文镇石头村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山间谷地,四周山峦叠嶂,景色优美,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境,是个天然的避世隐居之地。村庄四周树林茂密,栽培有百亩银杏林,有20多株树龄已有500多年的水口树,特别是红豆杉,是该村的“镇村之宝”。历史上,这里出产的特色水果“牛心柿”个大味甜,曾是闻名遐迩的贡品。

  石头村有浓厚的耕读传家文化,多出文人和贵人。据统计,全村246户700多人,在外任职的人员就达1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村中尚保存数座古建筑,显示石头村古时的兴盛。

白云深处有人家

  石头村是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这座山就是有着美丽传奇的白云山。千百年来,人山相依,白云山就是石头村人生产生活的家园,是石头村的根基和精神寄托。

  白云山海拔745米,峰顶建有黄七公(黄大仙)殿,还留有东晋道士葛洪炼丹的遗迹,以及许多螺蛳化石。“三圈壁峋奇岩石,弥雾笼罩白云顶。”是古人对白云山的赞美,而今天的白云山,林木郁郁葱葱,奇花异草遍地,特别是满山坡银杏的金黄,景色十分醉人。

  在白云山主峰,我们可以看到三圈飞来石,像士兵矗立着,一层一层,把主峰围将起来,煞是壮观。有关这些石头,还有许多传说。

  相传,盘古开天时,白云山一带是个大湖,水中的螺蛳和水生物很多。有一年,湖中突然钻出一块山,且有点奇怪,它日长一尺,夜高一丈,比泰山还高。这事被土地神知道后,马上告诉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听慌了神,急忙召集天上神仙商议。

  玉皇大帝说:“这块山再让它长,和天空都会接着,凡人会顺着山爬到天上来,那我们以后就没清静日子过了”。便命太白金星一定要解决此事。太白金星想了三天三夜,想出了用镇妖圈来镇此山的办法。一天,太白金星站在云上将一个宝圈扔了下来,稳稳地套住了妖山。

  过了一个月,太白金星又来此一看,发现上次只套住了一半妖气,半面的山还在长高。他马上回天庭拿来镇妖圈,“呼呼”连着扔下两个镇妖圈,才将妖山镇住了。后来,三个圈都变成了三圈石头,从此,这一带蓝天白云,风光旖旎,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白云山。

红豆杉木作图腾

  石头村是一个以朱姓聚居的村落,朱姓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传承。据史料记载,朱祖是东夷伏羲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落,是商王朝的后裔。元代中期(公元1330—1340年),石头村祖先反抗元朝官府的残酷压迫,从台州黄岩避世隐居于现居地,并从附近村落购买山林、旱地和水田,繁衍生息,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采访中了解到,该村水口树中的红豆杉与朱这个姓氏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因为,朱姓是以红豆杉为图腾的姓氏。

  据传,上古时代,伏羲部落联盟中有支部落,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的赤心木(即红豆杉)产生了神秘而深厚的特殊情感,便把赤心木称为“朱木”,并把它当作本部落的神来崇拜,认为自己是神圣朱木的后裔,并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于是古老的朱氏氏族便形成了。

  随着历史的变迁,石头村的朱氏祖先仍崇拜赤心木(红豆杉),迁徙至石头村后在村口栽种了红豆杉,祈祷朱氏之神保佑石头朱氏家族平安、兴旺。

银杏林里藏生机

  深秋过后,石头村后白云山上的2600多亩银杏林,树叶已全部转青为黄。冬日阳光下,呈现出它一年中最美的色彩。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美誉。在这里,还生长着一株已有5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达50多米,需两人才能合抱。金黄的世界里,延续着童话般的梦想,这里,成了乡村游爱好者的天堂。

  石头村还根据村庄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设置了春夏秋冬摄影主题计划,举办了磐安县首个村一级的摄影比赛,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摄影爱好者来此旅游拍摄。在该村,春拍桃花烂漫,夏拍梨满枝头,秋拍红豆红柿、红枫银杏竞艳,冬拍云雾雪景。四季随手可拍古村风情,可谓时移景异,妙趣横生。

  在磐安县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的热潮中,石头村也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加入了全县24个旅游特色村的队伍,努力成为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

  早在2009年,石头村就开展了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规划,提出了全村旅游开发的定位、构想、思路和实施步骤、举措。党支书朱拥军说,该村下一步将恢复村口的百草园,让它重现历史上曾有过的风采;做好村道两侧环境的整洁、美化和乡村风情展示等;在现有10多户的基础上,继续改造部分民房为仿古建筑,提升乡村旅游接待功能。

  “吸引更多人来村里休闲度假旅游,带领更多村民过上小康生活”。朱拥军说。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精美的石头
想唱歌
2013-12-10 3286719 2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