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乐活人居·悠游

文章导航

闲走楠溪江

  赵青云

  车子行驶在永嘉境内,道路与江并行,曲折绵延。有冬日阳光相伴,心情任意放牧。偷得半日闲,想去山里走走,看看乡间的自然景色。车外山水富诗意,眼前风光如画境。一路上我多次下车伫立,只觉得满目的清新。镜头对在哪里,哪里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因为同属括苍山脉,所以这里也有着类似北雁的山貌。时有山峰摩天劈地、直插云霄。在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时,那随处可见的奇岩怪石,也可以让你发挥一下想象力,展开奇思妙想的旅程。清澈的楠溪江就流淌在巍峨的峰峦之间,溪鱼在色彩斑驳的山石草木倒影间悠游。上游漂下的竹筏上,传来游客们的笑声,笑声和着潺潺水流,在静谧的山间回响。初冬时节,山体呈现出绚丽夺目的色彩,一片片的嫩绿、深绿、墨绿,一簇簇的鹅黄、浅黄、深黄,让点缀其间的浅红或深红显得格外醒目。

  几缕阳光几多云,光和影的合作,腾升起紫烟雾霭,在山间流转。走向纵深,风景更加幻化迷人,让人不禁想起了仙人隐士。清代僧人释心愿在《白龙洞闲咏》中写到:“石屋凌空任往返,袈裟高挂自清闲。洞天今古无宾主,云主半间我半间。”与云为伴,那是何等超逸。难怪西汉宣帝时期的道士傅隐遥,三国时道士王玄贞,南朝梁武帝时期的陶弘景等贤士接踵而至,隐居于楠溪附近的青嶂山、乌石山、大若岩等山间。也正是如此山川之美,使人得以韬光养晦,沉淀心灵,连我这样的凡人也是如此神清气爽,竟无半点尘世烦恼杂念。

  车子经过一个村庄,但见路边是三三两两的摊点。乡民将自种的玉米、番薯和各种水果摆放出来,吸引游客驻足留步。山里人的生活可说是悠然自得,闲坐交谈的,“手”谈人生的,一张张笑脸,如绽放的芙蓉花一样热闹,像熟透的柿子一样红艳,让人心生羡慕。那现烤的麦饼,则勾起我们的食欲,摇下车窗,香气扑面而来。摊主很热情,问了口味后,把那出炉的大饼娴熟地切成小块,送到我们手上。咸菜的开胃,虾皮和肉的鲜美,实在是齿颊留香,百食而不厌。

  看着时间尚早,不如顺道探访大若岩陶公洞。我们的车慢慢行驶在乡间,一路行一路问。一位大姐,在告知我们方向后,问可否载她同去。自然没有二话,邀她上车。一路上,她主动做起向导来,热心介绍楠溪江的风土人情。末了,我递给她一张50元的钞票,算是“导游费”,哪知她急了。“要说钱,应当是我给你们呢!”说完,一溜烟似地走了。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一路上潺潺水流,叠叠云岚,层层烟树,隐隐古村,如桃源仙境,美得让人目不暇接。而在这秀美山水滋养下的人们,又是那么的淳朴、善良。风景的美让人震撼,人的美,更让人难忘。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乐活人居·悠游 00027 闲走楠溪江 2013-12-04 3274835 2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