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宁波

文章导航

面向海洋再弄潮

——宁波大学选准突破口服务海洋经济建设侧记

  通讯员 朱振岳 张芝萍 王静

  近年来,宁波大学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科研优势、人才队伍优势,积极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宁波乃至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梭子蟹住“别墅”

  梭子蟹打架,尤其在蜕壳期,常由于打架导致缺胳膊断腿,甚至死亡,这成为梭子蟹养殖的大麻烦。对此,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王春琳教授带领的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想到的办法是,让梭子蟹住“单间别墅”。去年,在中国梭子蟹之乡的象山县,就开始推行这种养殖新技术。

  在象山县东盛水产有限公司,养殖池中浮着好几排蓝白相间的筐子,这些就是梭子蟹住的“别墅”,还带有独立的“餐厅”。公司董事长戴华伟告诉笔者:“用王教授发明的单体筐养技术养殖的蟹,很少生病,而且成活率从5%提高到70%以上。如今我们梭子蟹亩产可达400多公斤,是传统养殖法的8倍左右,亩产值可提高到6万元。”

  除了单体筐养,王春琳团队还推广“集设施化、自动投饵、水质自动监测与调控、养殖信息远程传输与控制等三疣梭子蟹立体养殖技术”,还提供包括专用配合饲料制作、软壳蟹制备等的配套技术服务。

  选准一个水产品种,结对一个龙头企业,建立一个创新基地,推广一项技术成果,带动一个产业转型发展。至今,王春琳团队已在浙江省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或科技型示范大户10个,全省年梭子蟹养殖面积为25万亩,年产值近20亿元。2008年,王春琳团队还荣获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传统优势学科,过去5年,宁波大学在海洋水产学科领域有20多项科研成果得到产业化应用和示范推广,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为地方经济腾飞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

  生物芯片查病灶

  人生了病,常常可以通过血常规来检测病情,鱼儿等等水产品生了病,能否也用上类似方法。答案是肯定的。

  2008年,宁波大学就成立了生物芯片北京国家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开展水产品病原微生物检测,海水养殖病害病原检测等研究。2010年,中心推出了“晶芯®水产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这个只有巴掌大小的生物芯片,可以在6小时内检测出鱼儿患了哪种类型的病。

  宁大海洋学院研究员陈炯解释说,鱼病传染很快,一旦爆发三四天就能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应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常常来不及。而“晶芯水产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早检出,早用药,帮养殖户挽救损失。

  除了给水产品本身做检测,宁大一个科研项目还在研究一种芯片,用于监测养殖场所、近海的水体环境。这个研究项目叫《海洋生态环境高通量生物检测技术开发》,在2012年实现了宁波社会领域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得2012年国拨经费1711万元。

  大桥穿上“防护衣”

  宁波大学曾主持过这样一个惊人的实验:2011年8月底,一艘载重400吨的海船以每秒4米的速度直接撞向象山白墩港大桥的一个防撞墩,且一连撞击了10次,桥墩安然无恙,就连船上人员也没有感觉到强烈撞击感。这是桥墩安装的柔性防船撞装置的功劳,而这项技术的发明人,正是宁波大学王礼立力学科研团队。

  前不久,王礼立力学科研团队完成的“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项目,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众所周知,大桥防撞是个国际性难题,随着河海航运量加大与船舶吨位和航速的增加,以及河海桥梁的大量兴建,船舶碰撞桥梁的几率越来越大。一旦船桥相撞,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王礼立科研团队经过了27年,跨界了力学、材料学和防护工程等科学的研究攻关,终于在“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4大成果,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巨大重要作用。团队主要成员杨黎明教授说:“根据测算,安装柔性防船撞装置后,船对桥墩的撞击力比原来削减了约50%以上。好比为桥墩穿上了‘防护衣’,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目前,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宁波象山港大桥及引桥的10个桥墩上,让大桥具备了抵抗5万吨级大船6至8节航速碰撞桥墩的能力。此外,王礼立科研团队还完成了广东湛江海湾大桥、福建平潭海峡大桥等大型跨海大桥的防护设施设计,以及宁波外滩大桥、绍兴曹娥江袍江大桥的防船撞设计。仅广东湛江海湾大桥一项,就为工程造价节约了4亿元。

  贴近地方,服务社会,让宁波大学凝练办学特色,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宁波大学校长聂秋华介绍说,作为交通部向国际海事组织推荐的7所高等航海院校之一,宁大有25项船员专业培训项目,近年来已为400多家航运企业培养培训了近10万人次具有国家认证资格的专门人才。从2003年开始,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和宁波市教育局共同举办宁波市“优秀农民进高校”培训班,近千名优秀农民来校学习,辐射农户数万家,其中800多位优秀学员成为当地农村致富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同时有50多个乡镇、街道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成为当地乡村、街道致富的领航人……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22 面向海洋再弄潮 2013-12-03 浙江日报2013-12-0300013 2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