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之季
特约撰稿 蔡琴
又到最美的马拉松季节。好久没有谋面的好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迷上了跑步。在微信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她跑步的身影,关于跑步的快乐,关于跑步的体会,关于跑步的启示,种种溢于言表的神情,大家都受到了感染。这时,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1982年秋,村上春树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村上春树日日都坚持,永远在奔跑。跑步,成为他文字之外的又一个符号。
一件事情坚持久了,自然就会产生经验和感悟,何况村上春树是一个文学家。日积月累,各色各样的思绪从心底涌起。所以,村上春树在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之后,围绕着跑步这个主题,写起了自己。所见,所思,清淡如云,娓娓道来。那么,在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坚持,用他的话来说“除非万不得已,一天也不间断地坚持”。从1982年开始,村上春树每天写作四小时,然后去跑步,10公里(6.2英里),持续至今,而且每年都要跑一次10公里赛、一次半程马拉松和一次全程马拉松。近些年,年近六旬,又开始训练并参加集长跑、游泳、自行车为一体的铁人三项。“跑步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永远不会弃我而去,我能够应付得了它。这一点跟我的性格是一致的。”源于挑战自身的需求,使他在跑步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久。
其次是方法,村上春树有自己的规划、节奏,对于持之以恒的长期作业的事情而言,长远的规划和不乱的节奏,至为重要。规划和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1982年的秋天,我就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样一项运动。为什么不去踢足球?” “集体性的运动不对我胃口。我发现,假如我能按照自己的步伐来做一件事,一切就都会变得轻松很多。而且,跑步用不着同伴,也不像打网球那样需要特别的场地。你只要有一双跑鞋就够了。”
村上春树每日清晨5时起床、晚上十时就寝,简素而规则的生活。一日之中,在清晨的几小时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这大体就是他的生活节奏。日日坚持跑着,村上春树又从中收获到了什么?首先是健康和体能,村上春树“刚刚成为作家的那几年,我吸烟吸得很凶,差不多一天要吸60支,借此来集中精力写作。吸烟让我的牙齿和手指甲都变黄了。33岁时,我决定戒烟,结果腰胯周围冒出不少赘肉。于是我开始跑步。”
作为文学家,村上春树更是“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日日不断的跑步,开启了他某种超出原定健身强体目标之外的领悟。不仅因为身体强壮,有耐力有毅力,可以更好地从事耗费体力和精力的艰苦的文字工作,而且,身体越强健,他的思路就越清晰,同时修正了作为文学家某些精神方面的偏执和缺失,“我相信,那些过着不健康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的才华会更快地燃尽枯竭。”就这样跑着,规规矩矩地做人做事,生活节奏稳定, 不急不徐地增长出自己的能量,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深受读者欢迎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