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电影编剧西湖雅集

  本报杭州11月20日讯

  记者 吴孟婕

  “永远是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观念代替旧观念,但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故事和人物。”首届浙江青年电影节·2013中国电影编剧西湖雅集讨论现场,尽管时间已过正午,邹静之、赵冬苓、薛晓路、顾小白等20多位知名编剧依然有话要说。

  这一由省广电局和浙江影视集团发起的行业聚会举办4年来,吸引着不少关注的目光。而回归创作,编剧的话题绕不开数字化、全媒体对创作带来的巨大影响。随着放映渠道增多、观众平均年龄降低、技术不断拓展想象力的边界,电影艺术的本质和诉求变了吗?站在光影梦的起点,编剧又该如何守住创作的阵地和情怀?

  《北京遇上西雅图》编剧、导演薛晓路总结出两个“坚守”:坚守自我认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放弃、有所争取;坚守专业操守——遵循创作规律、行业准则,把人文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放在首位。“不仅如此,还必须尊重市场,摆脱教科书式的陈词滥调和未经推敲的种种惯性思维。”《画皮2》编剧冉平补充道。

  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优胜劣汰在加速。在座的业界大腕中,《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编剧董哲坦言,自己曾是一个网络穿越小说写手,对于历史的研究只能算是“发烧友”。作为新生代编剧,他的创作习惯跟当下的年轻人一样,“开着文档的同时必须连上互联网,有了问题随时启动搜索引擎。”

  “其实,不管手里的是笔还是键盘,都是以余味定输赢。” 邹静之举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看完以色列话剧《安魂曲》,我一个人慢慢走了三里地,仍没办法摆脱戏里的情绪。影视创作也是这样,好电影带来的会心和触动是不会被‘关’在电影院里的。”

  “时代向前,初心不改。编剧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因为数据的丰富、题材的增多、路径的纷繁而陷入迷乱。创作的终点,永远是观众的内心。”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总结说。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电影编剧西湖雅集 2013-11-21 3266831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