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美丽乡村

德清 以和为美,时尚与纯真并存

“洋家乐”——“洋”在理念、赢在模式

  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

  ——德 清

  以和为美,时尚与纯真并存

  怎样的乡村才算美丽?德清的答案是以和为美。这种“和”,表现在乡村风情上,造就了风情的美;表现在乡村文化上,造就了文化的美;融汇在乡村环境中,造就了环境的美。

  近年来,德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以“和美家园”建设为主要抓手,逐步形成了“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乡村兼具两种气质。A面“异域风情”,B面有着昔日乡村的纯真气息。这让许多访客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绿荫如海、修竹成林的莫干山,阳光像散落的金子,闪闪发亮。前卫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变换速度,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运动的激情率先开启了人们对德清乡村时尚的认知。

  “洋家乐”作为一种新型农村旅游业态在德清蓬勃发展。40多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洋家乐”成为投资者和游客的“筑梦天堂”。“裸心谷”像外国小说中经常读到的“树屋”,供都市“归隐者”远离喧嚣;法式田园风格的“法国山居”致力成为法国菜肴与葡萄酒爱好者的首选美食目的地;陆虎体验中心是时尚试驾的绝佳选择……这些“洋家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生活方式交融,为德清乡村带来了时尚的蜕变。

  与此同时,以“山水美”为要求,德清打造城乡和谐的居住环境。孩子们能在美丽的荷花塘里游泳;妇女们直接用河水淘米洗菜;农村飘来悦耳的钢琴声和典雅的古筝声 ……很多纯真记忆在德清“往日重现”。

  环境更加秀美,经济更加富裕,文化更加亲和、机制更加创新。这些看似独立的成果,细细梳理,其实包含着德清美丽乡村建设以和为美的用心。它倡导一种包容并蓄、和谐向好的乡村哲学。让乡村叫人向往,让德清使人怀恋。

  文 刘梅

A面时尚:

“洋家乐”——“洋”在理念、赢在模式

  2007年,德清首家“洋家乐”——“裸心乡”在莫干山镇三九坞落成。经过5年的发展,德清因“洋家乐”的兴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投资者分别来自南非、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代表性的“洋家乐”有裸心谷、法国山居、香巴拉、骑迹单车俱乐部、莫干书院、陆虎体验中心、后坞生活青年旅社、隐居莫干、西坞里73号等。因为它们的飞速发展,2012年德清乡村旅游境外游客达到5万人次; 2013年德清农家乐休闲旅游总收入比2012年同期增长51%。因为它们的兴起,莫干山被《纽约时报》评为2012年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之一。

  德清的“洋家乐”为何“火”?西坞里73号的经营者——沈秀元给了直观的答案。这位帅气的韩国大男孩,9年前还在上海财经大学念书。因为酷爱户外运动,他与德清乡村结缘。沈秀元说:“德清的乡村具备很多天然优势。首先是地理位置距离上海不远,周末人们往返两地非常方便。其次是莫干山一带地势、地形对开展户外运动十分有利。这里的山有合适的高度和坡度,自行车和攀岩运动都适合进行。第三,这里的乡村比较幽静,环境和空气很舒服。人们会选择来此小住,体验和城市生活很不一样的感觉。”正是因为地理、地形、环境的因素,德清乡村拥有了经营 “洋家乐”的潜力。加之,近年来莫干山的游客不断增多,食宿需求的“外溢效应”让“洋家乐”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

  后坞村党支部书记项明亚介绍:“真正让‘洋家乐’洋气外露、独领风骚的秘诀在于它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普通农家乐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经营方式比较简单,并依附景点而存在,依靠低价竞争获利,对经营理念欠缺思考。而‘洋家乐’的经营者多为外国人,或是有时尚理念、市场嗅觉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莫干山一带乡村特色的理解,倡导无景点式的健康休闲旅游。引导人们放下一切,把自己交给自然,来德清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例如爬山、散步、骑车、钓鱼,都是不错的选择。做到人和自然真正的融合。这非常受欢迎!”人们来乡村重拾简单的生活理念,是德清“洋家乐”真正时尚的地方,项书记的话很好地概括了德清“洋家乐”的精髓。

  以这个理念为指引,德清 “洋家乐”在装修和经营过程中,坚持租用当地村民的旧房,而不大兴土木。以改造用材、就地取材、变废为新的方式,深入贯彻“返璞归真、一切从简”的理念。同时,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视和保护,也使得古民居得以合理开发利用。

  除此之外,“洋家乐”对垃圾实行分类,污水采用无动力生态化处理;游客登记入住时被告知节约用水用电。环保健康的休闲体验让游客觉得既新鲜又合理,也启发和引领了当地居民的自觉行为。

  与一般农家乐不同,“洋家乐”的经营者非常善于利用网络图文并茂地展示德清住宿、餐饮和乡村特色,同时传递一种健康时尚的休闲观。这吸引了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和向往健康生活的高端白领、外国游客。这些目标群体客流量虽然不大,但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普通游客人均消费100%以上。游客上网直接与经营者交流、预定,游玩后在网上发表评论。与时俱进的营销方式,让德清“洋家乐”美名在外。

  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德清先后编制了《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国·德清莫干山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总体规划》。这些规划和《和美家园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美丽乡村专项建设规划衔接嵌套,明确了莫干山乡村旅游高端、精致、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也为“洋家乐”进一步走时尚潮流、绿色环保、品位高端的“大气”路线提供支持。

  2012年,德清计划串点成链、高品质打造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带和东部历史人文观光带。“洋家乐”成为串联“西线”异域风情的重要节点,与“东线”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随着德清乡村慢行系统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以“洋家乐”为突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民创造增收的“新途径”。德清共有农家乐15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9个、星级农家乐51家。武康镇五四村、雷甸镇杨墩村、筏头乡后坞村等一批农村休闲旅游特色村,去年共接待游客21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德清被评为省旅游经济强县、省首批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

  2012年,德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77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669元,同比增长12.3%和12%。现代农业平台力促农业“新发展”。农业如何与乡村旅游有效结合,是下一步德清富民、增收、强产业的重点关注所在。

B面纯真:

“乡村记忆”——美在环境、“纯”在文化

  傍晚时分,乾元镇联合村的荷花塘埠头边,拎着菜篮、米桶,拿着脸盆、毛巾的农民络绎不绝。63岁的村民沈大妈弯腰来回搓了下篮子里的蔬菜,动作十分麻利。沈大妈说:“村里溪水变干净了,淘米、洗菜、洗碗、洗衣裳、小孩洗澡,都到这里来。”

  联合村是德清典型的水乡村落。这里水网纵横,好似一个大的湿地公园。走进村内,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片桑地、鱼塘和水田。远处青山连绵,鸟鸣声声。波光粼粼的荷塘上莲叶随风摆动。好一派舒畅惬意的乡野风光!

  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沈兴华介绍,该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村里河港的水质好。优质的水环境不但让联合村成功发展养蚕、种田、养鱼等产业,更吸引了都市农业“大鳄”加盟。据沈兴华透露,杭州的一家种植蓝莓企业已在联合村投资承包土地400余亩,用于发展蓝莓种植。该基地1年可产蓝莓7~8吨,主要供应采摘游。

  联合村的水质为何如此好?必须从德清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说起。根据 “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貌特征,德清细分三类村庄污水治理类型。“因材施教”,逐步建立起既普及化又多样化的农村污水治理机制。城郊型地貌,加快截污纳管建设,把农村污水统一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平原水乡型地貌,对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居住点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处理设施。山地型地貌,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和人工湿地相结合,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通过“试点先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治水安排,德清污水净化效果显著。筏头乡庙前村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受益农户比例81.5%;莫干山镇四合村投入400万元开展水源保护,农户受益比例达到86.7%,老虎谭水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德清不少河流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丰富功能。河流可以游泳、洗菜、做饭,老百姓对治水的满意度很高。

  结合分类治水、“三步走”计划,德清治水强化政策配套、资金配套和项目配套。形成了“县级领导-乡镇(部门)-村民参与”三级共建的保障机制。治水工程质量全程监督、工程资金阳光透明、工程操作规范有序。以治水为要的村庄整治工程在德清全面铺开。

  德清农办工作人员提到:“水是村庄的灵魂。水质变好了,村民可以直观地见到环境变美了,他们的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在乡村,人们常常见到居民在上班前随身携带袋子。他们把家里户前的垃圾收纳起来,统一放到垃圾收集箱。这是避免垃圾进入河道产生污染的有效措施。中小河道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在德清乡村启动后,许多完成清淤和护坡的河道上放置了‘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美人蕉、铜钱草等十几种水生植物。这样做,既美观,又能对水质、生态起到呵护作用。来水塘边游玩的村民越来越多。”

  如果说洁净的水是德清纯真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那么文化则是这份纯真的精神源泉。

  在东横村,农户墙上雅致的水墨书画、远处传来的清扬琴声、修竹秀水,把人们一下子拉入了“琴棋书画”的古典记忆。在村史博物馆,村民陈景超正在向参观的游客讲述他对农村文化的理解。“我觉得人有文化,不仅仅代表读书好;还应该有修养、懂礼仪。比如礼貌待人、诚信处事,这些都是我们东横村的优秀传统。”陈景超对农村历史文化颇有研究。东横村就聘请他为村干部、村民上课。

  在崭新建成的千人文化礼堂,陈景超利用每次村会的节点,在会前讲10~20分钟的农村文化课。村干部把有用的内容认真地记录在案,将村里每把椅子、每条方凳上的文化痕迹视为经营乡村的文化资源。妇女们充满好奇地跟着“陈老师”学习礼仪。“和人握手前要擦干手;坐下时要挺胸并腿;从农田入室要换干净的鞋子;不能说脏话粗话;有矛盾可以沟通解决。”这些“规矩”以生动现实的例子灌输给村民。女人学了回家教育孩子;男人记在心头,做事更有态度。东横村的“文化课”让周边的人走进东横、羡慕东横。

  今年东横举办夏季钢琴赛,参赛的10名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小的才7岁。会弹琴能书法在东横是骄傲。这里盛产钢琴、古琴产业,是赵孟頫“安养晚年”的“故里”。乡村的记忆因为“琴棋书画”,变得柔和美妙。

  近年来,德清积极打造文化特色村,形成了“三九坞裸心·乡”、“和美后坞”、“沈约故里”、“十里长春”等一批特色村庄名片。它们和东横村一样,放大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的集聚效应,大力弘扬“草根精神”。德清涌现了一批乡村艺术家、乡村文化人和草根企业家。

  在金火村,村党支部书记杨连勇带领村干部挖掘俞伯平故里文化。小小的村庄设计了小桥流水、落英缤纷景致的俞伯平纪念馆,作为“和美乡风馆”使用。每逢有客来访,村民都喜欢带着客人去纪念馆转上一圈,欢喜地告诉客人,村里又出了什么名人,自己的儿子考上了某所重点大学。这些村里的好事、实事、大事,都在“和美乡风馆”记录备案,成为了最受农民关注的荣誉榜。

  目前,德清建成“和美乡风馆”77个,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130个,市级文化示范村66个、省级8个。112个省级小康体育村建设,让农村有了篮球场、乒乓球场、图书馆、老年活动室、乡村大舞台、农村大礼堂、文化公园等基础设施。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双面共促和美:

幸福家园——和在机制,惠泽百姓

  在武康镇西北部的五四村,2002年开始,村里对农田采取土地流转经营,将土地由原来的承包到户,转为集中流转,探索农业产业化新路子。2007年11月五四村成立了专业性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率达到100%。如今全村近2000亩耕地分别被7个企业(大户)承包经营,形成了德华速生场、萧山红枫苗木基地、亿丰花卉基地、优质水果园等7大特色农业基地。农户收入大大提升。

  五四村,是德清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案例之一。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德清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多机遇。

  为积极鼓励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工作,德清成立了全省规模最大、全市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德清乾元德农村资金互助社,并完成增资扩股。建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61亿元,有效地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德清制定了《德清县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确权登记发证若干问题处理意见》,提高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确权发证率。

  如今,围绕“一村一业”,德清出台了第四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转化、村集体经济创收项目建设。村级组织的“造血”能力和整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随着干部走进农村,把民情民意记在心头、落在实处,德清农村以和为美的建设宗旨,具化为贴近百姓,依靠群众,为民谋福。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浙报智库 │统筹│杨剑灿 叶英建 │媒体互动│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钱报网 浙江手机报  │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素材│德清县农办提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2 德清 以和为美,时尚与纯真并存 2013-11-21 浙江日报2013-11-2100009;浙江日报2013-11-2100010;浙江日报2013-11-2100014;浙江日报2013-11-2100015;浙江日报2013-11-2100019;浙江日报2013-11-2100012;浙江日报2013-11-2100013;浙江日报2013-11-2100016;浙江日报2013-11-2100021;浙江日报2013-11-2100025;浙江日报2013-11-2100033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