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天台县泳溪乡农民开镰收割

高山米 香四方

  本报天台10月29日电

  记者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徐平

  金秋十月,海拔500多米的天台县泳溪乡,层层叠叠的田垅上,金灿灿的山稻熟透了。泳溪乡紫云山村57岁的王式强挥舞着镰刀,收割、脱粒,一粒粒圆润饱满的稻谷落入箩筐中。

  泳溪乡是典型的高山乡,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的香米香糯可口。当地有民谣:“有囡要嫁杨家岙,糯米粉团吃一碗带一碗。”但由于种植分散,收割的稻米要挑到一二十公里的山下集镇去卖,许多农民弃农改行,田地被抛荒。

  “山区要发展,就要走高效、规模、品牌农业之路。”泳溪乡党委书记吴明强说。2008年,乡党委政府开始为山区农民致富谋划,引导粮农成立了泳溪金穗稻米合作社,建立起117亩的高山有机米示范基地。

  “高山米种的就是品质。”泳溪金穗稻米合作社负责人叶行湖深有体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一套刚性的标准,规定海拔500米以下的稻田不纳入香米种植区,保证香米必须享受6个月的阳光、雨露才能进入成熟期,种植的有机米不喷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虫害季节,赶些鸭子进稻田去灭虫,鸭粪也成了稻子的好营养。

  叶行湖介绍,香米从4月份开始播种,到10月中旬收割,生长周期比其他地区同类水稻长45天左右;昼夜温差大,水稻病虫害少,天然泉水灌溉,阳光照射充裕,种出来的稻米色泽韵润,营养丰富。稻米一成熟,众多客商和市民前来抢购。

  上午10时,来自上海的客商叶先生找到王式强,去年他通过网络订的1万斤香米10天不到就卖完了,今年他直接到田头进货,愿出11元每公斤的价格。从2009年的4元到现在的11元一公斤,香米身价年年升高,但王式强果断回绝了:“不能卖,我们和合作社有约定,统一销售。”他认为私自卖,整个香米的价格和市场就会被搅乱了。

  “现在,到农家买米已经变得不容易了,更多的香米直接进入了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叶行湖说。合作社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即“六个统一”,统一供应品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配送农药和化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包装销售、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发展高效规模种植。

  “现在种子是合作社免费送的,农药、化肥一个电话就送到田头,收割后直接交到合作社就可以了。”趁着好天气,王式强把收割的稻谷晒三天,合作社就会上门来收购。

  “今年合作社稻谷收购价是4.4元一公斤。”王式强算了算,他今年种了23亩水稻,亩产800斤谷,收入达4万多元。

  几年来,香米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除了超市和特色店,还通过好易购、邮政分销平台、淘宝商户等面向全国推销。今年,全乡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500亩,产量达到100万公斤。农户每亩增收近2000元,全乡年增收超过500万元。

  “今年受干旱、台风影响,泳溪香米产量略有下降,但整体收益不会受太大影响。”吴明强说,“泳溪香米名声远扬,富了山区农民。”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高山米 香四方 2013-10-30 3238083 2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