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带上相机 穿街走巷

安吉:百姓“找茬”不文明

  见习记者 李丹超

  通讯员 沈一平 县委报道组 蒲璇

  本报讯 上午9时,朱伍梅老人早早来到安吉县文明办的办公室,拿起纸笔,填表格,贴上照片。当天他要登记的问题是:三轮电动车的燃气瓶运送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县民观察员们每天的重要工作。

  今年4月开始,为了遏制不文明现象和公共服务不精细管理的问题,安吉县开展了文明“微行动——大家找、大家评、大家改”活动。县民观察团就是在那时候组织起来的,为的就是提高县民自身的文明意识,发现和劝导不文明行为,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文明品质建设。

  71岁的朱伍梅觉得,每天拿着相机在城里转悠监督不文明现象已经成了习惯。“我退休十几年了,现在这份‘工作’很适合我。”朱大爷看到自己记录的问题被解决了,脸上满是笑意。

  安吉县组织的第一批67名县民观察员,多由退休老同志、新居民、道德模范和网民组成。

  “我们都自己花钱买了相机。”1500多元的相机,对于一个月2000元退休金的朱大爷来说压力不小,他却说为了创建文明安吉值得。在安吉县文明办,厚厚的县民观察团观察情况记录表上,几乎每件都配有照片,一目了然。

  除了县民观察团,文明“微行动”还动员多方力量来发现、评议、改正不文明行为:为县民设置“美丽安吉找不足”曝光台;对游客开展“安吉旅游我支招”活动;对外界友人提供“美丽安吉我建言”渠道。

  “建设城市文明家庭和农村美丽家庭,是为了打破城乡两张皮的现状;开展‘文明微行动’,是为了解决部门和群众之间单向传播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真正解决,才能打通关节,把全县的文明建设做到最好。”安吉县文明办主任祝青介绍。

  如今的安吉,每天都能看到戴着橙黄色胸卡的县民观察员们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贡献出点滴力量,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丽。”朱大爷憧憬着文明安吉的美好未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安吉:百姓“找茬”不文明 2013-10-29 3232145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