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空庭落落,但愿迟留

  许雅文

  有一部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的电影,名为《消失的村庄》,影片描述了在小村庄中发生的故事:为了给黑颈鹤腾出栖息地,村庄将从山中搬迁。搬与不搬、家庭矛盾、爱情矛盾交织其中,那故土难离的抉择,在男主角吕老汉一句“搬吧”当中画上句号。

  今天来到三卿口,面对的也是同一个问题,为了保护“碗厂”,搬与不搬,也需要抉择。

  三卿口的保护地带,当地人很难说清范围,“以能看到的山脚边为界。”

  但作为外人,却能清楚的分辨,标志便是那通往三卿口戛然而止的水泥路。

  在中国的乡村,近30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路的改变,道路不断拓宽,不断地增多,而这里最没有改变的便是路,仍然是那一米见宽的石子和碎碗铺成的土路。

  自从被列入保护范围,这里的道路、房屋都不准私自改建。保护的外衣下,是房子的逐渐破败和年轻人游走他乡,外界加速度式的发展似乎与这里毫不相关。

  三卿口,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仿佛被遗弃。

  78岁的管芝兰,她的家位于村子的制高点。没事的时候,她就站在家门口,痴痴地望着。“这么多年也没什么变化。”她感慨地说,“不过,我不愿意搬出去,这里住习惯了。”老人们留守在三卿口,盼望新生。

  在《消失的村庄》中,我很喜欢影片中淡淡的远景,星星点点白鹤飞舞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样的和谐,也应该存在于三卿口。古迹的保护,不仅包括那些静默的水碓,还有里面生活的人们。人,生生不息;物,才能长久保存。

  对于绝大多数走出故乡的年轻人来说,故乡都是回不去的世界。而三卿口如果保存好,仍可见炊烟袅袅,那么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不会只保存在博物馆。

  虽空庭落落,但不愿远去,但求迟留。这是三卿口老人们的心里话。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空庭落落,但愿迟留 2013-10-29 3227548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