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走读

三卿口,已不见窑火

  本报记者 许雅文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乡村名片】

  三卿口,位于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清乾隆年间,来自福建的黄氏叔侄踏着仙霞古道来到此处,见溪水潺潺,瓷土丰富,他们便凭借自身手艺开建瓷窑。自此,三卿口的窑火烧起来。时至今日,窑火虽然已经熄灭,但这里保存着全国唯一完好的青花瓷制瓷作坊。2006年,三卿口制瓷作坊被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保单位。

  从峡口镇驱车20分钟便来到了三卿口,71岁的文保员黄洪益笑脸相迎。这一日,他带我们寻访古老的制瓷作坊。石子路蜿蜒向前,行走在三卿口,那些沿溪分布的水碓、作坊、瓷窑、瓷土矿等制瓷生产设施,承载着古瓷村的悠悠过往。

  沃土生繁华

  这里,没有白墙黑瓦,有的,只是土房子、木房子。这里,也没有几幢几户,每户人家的门楣上,都是一块蓝色的铁牌,上面写着“碗厂xx号”,足见这里因碗而生。

  说起三卿口的发端,不得不提到一条古道——仙霞古道,还有一个家族——黄氏。

  仙霞古道,这条执掌浙闽咽喉的青石古道,是跨越仙霞岭而沟通浙闽两个富庶的经济区的旱路,是维系两地文化与经济交流的命脉。

  在这存世千年的古道上,曾经有多少商人踏马而过,有多少百姓互通有无,而黄氏叔侄便是这万千旅人中的一员。来自福建的他们在古道旁流水潺潺的山涧溪水前,停下匆匆脚步,自此落地生根,繁衍成一座村庄。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专家依据《须江黄氏族谱》推断,还原了当时前人的心路历程,而首要的原因,便是此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三卿口所在地,不仅分布着丰富的瓷土,还汇聚着湍急的溪水,奔涌而下的充沛水量,为水碓转动提供了不竭动力。而地处仙霞古道,也为瓷器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区位。自此,熊熊之火点燃了三卿口的辉煌,成千上万的瓷器越过关隘,翻过重山,从这里源源不断运送出去。

  水碓已静默

  溯溪而上,两侧的坡地上,共建有9座水碓,如今都被杂草掩映覆盖。水碓静默,而溪流潺潺,足可想见当年的模样。

  层层叠叠的淘洗池和工坊也绕碓而筑。每座碓设有4个碓头,连在一个木制水轮上,利用溪流自然落差产生的动力推动水轮运转,转动的水轮再带动碓头上下运动,把从山里采来的瓷土捣碎成为极细的泥料。

  繁盛之时,水自流,碓自舂,昼夜不息。

  “在冗长繁杂的工序中,分工是上百年来约定俗成的。”黄洪益说起当年的盛况,开矿取泥、拉坯晾坯、进窑煅烧、运输出售等工作一般由家庭中的男劳力承担;而碾捣、淘洗、上釉等则多由妇女、老人承担。“这就比较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了家庭中每个成员,每户不仅没有闲人,而且人人都存一技之长。”

  就这样,三卿口的窑火烧了200多年。

  “最有代表的就是龙窑,曾吞进吐出数十万件瓷器。” 黄洪益带我们回到村口的高坡处。他指着前方,拾级而上,如同卧龙般,足足40米长,便是龙窑。据说极盛时期,小小村落有40余姓聚居,人口多达4500人。村里客商云集,但手工出品慢,商人为囤足货,有的在村里会一住半年之久。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扩大产量,当地人民在大龙窑北侧新修建了一座面积约420平方米的大作坊,坐西朝东,内有两座“馒头窑”。工人们夜以继日地用煤为燃料来烧制陶瓷,但是一直没有成功,于是建好的作坊也就废弃了,龙窑也于1997年熄火了。

  抚摸着黄色的窑壁,似乎还残存着余温。走进窑内,墙壁早已被烈火炙烤得油光发亮,堆砌着没来得及装饰的碗碟,以及燃烧留下的灰末。

  瓷村盼新生

  走下龙窑,我们背向溪流走,村里的人们大多聚居在溪流的一侧。

  目力所及的三卿口说大不大,作坊保护范围——“碗厂”一带,居民只有80多户,约150人,且大多数为老年人。跟着几只歪歪斜斜的白鹅,我们来到了“碗厂35号”,87岁的黄天禄和妻子曾香玉正坐在堂屋里喝茶。

  正四方的天井通透光亮,鹅卵石铺就的小池子里,鸡鸭鹅踩着苔藓向天高歌。老两口的日子过得静谧祥和。

  陌生人闯入屋舍,老人不惊反喜,热情地沏茶搬椅,嘴里念叨着:“怎么找到这里来了。”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多么有名。“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外面的人也很少来。”曾香玉感慨地说。

  “前些日子,来了很多人,到处量。”她拉着记者指着屋内柱子的石基说:“看,这个就是量过的,不能动。”

  原来,三卿口制瓷作坊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于2007年12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在保护范围内的道路、民居不得擅自拆建、修缮,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民居建设活动必须按程序报批,省一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建设风格、高度要与原风貌一致。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古迹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村里的一些旧厂房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黄氏宗祠也被白蚁蛀空,还有许多旧房子也面临倒塌的危险。

  如今的三卿口,再不是黄洪益记忆里的那个辉煌的三卿口。“手艺没了,装窑和配釉都各剩1个传人,并且都上了年纪,生活落后了,赶不上外面的变化。”

  “如果能将古瓷村开发保护起来,并发展成休闲旅游的村落,向外人展示制瓷工艺的神奇,相信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会回来。”黄洪益说。

  听到这样的期盼,黄天禄夫妇也连忙点头:“我们这里都喝山泉水,泡出来的茶比外面的好喝咧。”

  正如村里老人热情迎客,这个古老的瓷村,正以敞开的姿态,盼望得到关注,能够再次点燃窑火,焕发生机。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0 三卿口,已不见窑火 2013-10-29 3218947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