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走读

宁海山下村发现特大石窟群,它的故事连着小山村的前世今生——

闯入地底谜潭

  本报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陈云松 周如歆 胡晓国

  这是一个与石头休戚相关的村庄。它因石头而生,却也因石头几近消亡。

  在宁波宁海县一市镇山下村,如果视线左顾右盼,全都会硬生生地“撞”在一块块石头上。那儿,大约十来厘米厚的石板乱中有序地叠成一座座房屋、生畜栏,俨然一个“石头王国”。

  “‘轰’的一声,山体炸开窟窿,只听啪嗒啪嗒山石阵阵滚落的声音,每天,都有人在山上采石开矿……”

  遇见56岁的村民徐金龙时,他的记忆就与石头纠缠不清。不过,像他这般年纪的村民,大抵只知村子挨着一个当代的采石场,殊不知村子的地底下,还隐居着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古代采石场。

  我们,就是寻着这条线索而来的。

  采石而生的山村

  走在山下村和迎面而来的村民闲聊上几句,我们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900个村民有着37个姓氏。这不合“规矩”。

  在中国,村庄尤其较为偏远的村落,几乎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姓,因为村庄往往是一些家族或同一地方的人群因躲避战乱、疫情等等,集体移居形成的。加上古代交通不发达,人员流动性差,造就了许多“陈村”、“李村”。这里却像个“大杂烩”。

  “听老人讲,明末清初时,村子就是个采石场,清朝中期最为鼎盛。当时上海的石板都由宁海供应,后来有采石人陆续定居下来,就地取材,用废弃石块盖起石屋。”徐金龙搜索着记忆里的老话。

  徐金龙在村里呆了一辈子,但祖辈的历史,他讲不清楚,唯有采石而生的痕迹,深深印刻于脑海。

  村道旁边,徐金龙指着一个只有五六平方米大的水坑问道:“知道它有多深吗?”我摇摇头,他捡起一块石头朝里扔,随即传来“扑通”声,沉闷而深邃。

  “100多米深啊!老人都说水的下面是个巨大的采石场。”他说,早几年,有个村民开拖拉机路过这里,一不小心冲下这个“深水坑”。潜水员顺着钢索往下潜,结果潜了100多米,才在水底摸到拖拉机,将它吊上岸。

  水坑在山下村并不少见,我们不过往前走了几十米,就遇见五六个大大小小的水坑。前些年有村民在门前一个“深水坑”里炸鱼,结果一声巨响后,附近一户人家的大铁锅被屋顶震落的石头砸烂了。村民才意识到,这些水坑可能坑坑相连,直通村民的房子下面。

  我们经过一口直径1米、水深1米的清澈水井。徐金龙说,别看这口井只有一米深,可里面的水取之不完、用之不竭。每年遇到干旱,本村和附近村民3000多人来此担水,怎么打也是满满的,乡亲们都叫它“神井”。

  传说“吓”走村民

  村里发生的一切“不可思议”,慢慢在村民心里打下千千结,有人想解开,有人想逃跑。

  走在石头村里,大多石屋房门紧闭,石面上积了厚厚一层灰,看得出来,石屋荒弃许久。“拖拉机事件后,有人说村子底下是空洞,迟早会塌掉;有人说,水潭里住着怪物,村民们恐惧了,后来再建新房就远离村子,原本人丁兴旺的山下村逐渐冷清下来。”40岁的吴云飞讲起那段日子,觉得有点惋惜。

  村子由兴转衰时,吴云飞还是个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倒对村史滋生出浓厚兴趣。

  2008年,吴云飞当选村委会主任,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就是冲着解开水潭秘密、恢复小村繁荣而竞选的。”

  上任不久,吴云飞的梦想开工。他选择村边上一处小水潭抽水,3台抽水机全天24小时不停地抽水一个多月,才抽了40多米深,仍不见底。坚持数月后,一条石板路从水中露了出来,接着看到一个洞穴、两个洞穴……据说,今天石头村等待我们的,是部分已露出模样的石窟。

  吴云飞小心地打开锁住石窟洞口的铁门,还特地留两个人在洞口看着,以防外人闯入。

  我们沿着洞口铺就的密实石阶,一步步往下走,石阶呈“之”字形伸向地心,大部分是用废弃的薄石角料堆砌而成,也许是年代永远又长时间沉在水底,表面有些湿滑,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

  光束从洞口打进去,照亮了部分岩貌,整个石窟酷似一个巨大的海螺,入口小,里面大。石窟壁有的地方平整,像刀削斧砍过似的;有的地方却很圆滑,像被水冲刷出来一样。

  往下走,寒气愈发逼人,幽黑的深处依然是一汪潭水。“这儿石窟连着石窟,就连我们站立的位置下面也许还有石窟,深不可测,难怪村民们会被吓跑。”吴云飞说,现在他们已把所有入口都封了起来,不让人进来,石窟到底还是个谜。

  石窟里的畅想

  跟着吴云飞小心翼翼来到临时的“一号石窟”底部,到目前为止,可见深度已超40米,最宽处30多米,这样的深度足够装下一座12层高的楼房。

  疑惑飘过我的脑海:没有现代工具,如此规模的石窟是怎么开采出来的?

  “这儿的岩石属于白垩纪时期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物质,开采时很软,工匠只需在岩石上凿一圈洞眼,用撬棍一撬就会整块整块掉下,运到洞外风干10天至15天就逐渐变硬,成为可用之材。”吴云飞说,早我一些时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退休教授、著名洞穴研究学者柳志青来过石窟,他初步判断为明代石窟。

  一个疑问解答,无数个问号接踵而至。站在石窟里,四周一片空洞,任由思维乱跑,那时的柳志青也如我一样吧。柳志青联想到,考古界一直有个谜,台州的临海古长城有五六千米长,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在临海任职八年,加厚加高了长城,可他所用数百万立方米的石材,一直无人知道取之何处。他粗略估算,每个石窟生产石材四五万立方米,那就是四十万立方米,这个量还不包括尚未发掘的石窟。

  “临海长城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石材出自山下村!”柳志青大胆假设。而他在村庄五百米开外的海堤上找到的海埠头遗址,成为一种佐证。在古代,陆路运输不发达,要运送那么沉重的石材只能依靠海路。从山下村沿旋门湾进入三门湾,经台州湾、椒江、灵江抵临海,也就是百来海里路程,完全说得通。

  当我们沉浸在石窟的前世今生时,吴云飞驰骋的思绪却完全指向了头顶的小村庄。

  “石窟是发现了,可怎么才能带旺小村呢?”吴云飞最近一直在忙着找点子、找投资。他说,要弄明白整个石窟还需很长时间和大笔花费。可他又固执地认为,石窟必须和小村整体包装起来,统一步调,这样一来,投资便不是以百万元来计算了。

  “有很多文化商人想来开发,可一看石窟规模这么大,便觉得扛不动。”吴云飞有些纠结,他还不急着把石窟推出去搞开发,可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心里也没底。

  石窟连着小村的命脉。吴云飞的初步设想的是,先像伍山石窟一样搞旅游,或者弄个石窟电影院。如果一切成形,小村应该又会是祖辈时那热热闹闹的场景了。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19 闯入地底谜潭 2013-10-15 3199633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