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奇

我随蛟龙游“海底”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邰秀珍

  本报讯 海洋声学专家朱敏博士拿出一块20寸见方的泡沫塑料板,坐在他旁边的海洋生物学专家刘诚刚博士则拿出了一块只有巴掌大小的东西,上面还有蛟龙号船员的签名和涂鸦。他们展示的是同样的泡沫塑料,只不过后者曾经到过5000多米深的大洋深处。“空气都挤出去了,体积被压缩到原来的3%。”两位科学家解释说。

  9月29日,由省科协和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和果壳网承办的“[科学] 会客厅”邀请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朱敏和国家海洋二所副研究员刘诚刚,为我们讲述起“深海潜行者”的故事。

  在东太平洋,接近夏威夷群岛的海域,刘诚刚是穿着短袖进入蛟龙号的。洋面上,气温已经有30多度;直径2米的球形舱室里装了3个人,舱门关严后,热得像蒸桑拿。下潜开始后,温度就逐步下降。到达海底5000余米深度时,舱内只有6度左右,刘诚刚和同事们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还裹了毯子。

  舷窗外黑黢黢的,蛟龙号的灯光是这大洋深处唯一的光源。刘诚刚倒没有半点害怕的心思。他正睁大眼睛搜寻并记录视野中出现的一切生物。“10个小时的时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刘诚刚说。他会操作网兜去抓捕一只深海虾,命令机械手去折一枝海绵或者珊瑚。

  虽身处深海,但在蛟龙号中的刘诚刚就像在地面实验室里一样安全、高效地专注于科学作业,这与朱敏等人的工作密不可分。经过反复改进,目前蛟龙号拥有计算机自动控制的7个螺旋桨,可以根据命令定向、定速、定高,航行自如,还能保持悬浮状态。它可以平稳地在距离海底半米的高度匀速航行,使科学家们拍摄的画面稳定清晰。它的机械手可以操作细小的探测器伸进直径几厘米的洞口。

  隔着几千米深的海水,蛟龙号和指挥部怎么通话?蛟龙号上装着水声通信系统,朱敏和同事们则在母船上放下吊阵,利用中低频的声波实现文字、图片和声音的传输。蛟龙号远赴深海,有着完备的逃生方案,防范紧急情况。“首先可以抛掉压载铁,蛟龙号就能快速上浮。备用方案里还有数百公斤的水银、蛟龙号的电池等,这些在必要时候都会被抛掉。”朱敏告诉观众,蛟龙号还没有向大海抛弃过有毒有害物质,而压载铁不仅不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反而可以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养料。

  7062米的深度,蛟龙号已经光荣地完成了它的设计使命,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科研成果。下一步,蛟龙号将继续接受改造,添加更多功能,真正成为科学家得心应手的科考工具。在不远的将来,更为先进的深海探测器会带领科学家们潜往更深的海底世界。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4 我随蛟龙游“海底” 2013-10-14 3203134 2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