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直击全省军民抢险救灾

浙能救援队不惜代价保证余姚供气

让希望之火不灭

  本报杭州10月11日讯 (通讯员 毛中文 杨宇坚 记者 张帆) 截至今天17时,浙能所属省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救援队依然坚守在杭甬天然气管道余姚输气站。经过4天3夜的努力,所有设备都处于完好状态,余姚站输气未受丝毫影响,正在安全平稳地向下游余姚、慈溪输送天然气,保证洪水围困的余姚天然气供应不停顿,百姓家里可以开伙烧饭。

  8日,余姚城区70%以上受淹,成为了一座“孤城”。当天15时,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调度运行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余姚输气站站长王董祥报告:站外进站道路积水已到1米深,整座站场无法进出。此时站内共有8人,急需食品和饮用水等物资。站内工艺区积水已达40厘米左右,控制室机柜间夹层地板已进水,积水随时有可能漫过地板,渗入机柜中的电子电气设备,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危及设备安全,影响正常输气。

  余姚供气站情况危急!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在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携带应急物资和抢险设备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救援。“在保证人身安全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余姚站正常供气,决不让余姚‘断气’”!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子麟发出指令。

  当日22时许,救援队克服险阻涉水抵达余姚站,将饮用水和食品送到受困人员手中,并迅速利用排水泵、沙袋进行排水、堵口,确保机电房水位一直保持在安全区域。救援人员捋起袖子,把沙袋一个一个地覆盖在站内每个入口;维抢修中心主任顾建顾不上水有多脏,味道有多难闻,伏在水中徒手摸索站内机柜间墙体内的进水漏点,并指挥用沙袋堵漏,用多台排水泵向外抽水;技术人员穿上连体防水服,一步一步涉水进入工艺区,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救援队员一直在余姚站连夜抢险,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保供”二字。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也调动集团企业大力驰援余姚输气站。得知余姚站没有能涉深水的车辆,萧山电厂送来了大型铲车,因为铲车司机不够用,滨海热电又派来了专业的铲车司机……

  8日8时至10日8时,浙能集团所属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余姚站共向下游输送天然气43.2万方,让被洪水围困在家中的百姓,燃起“希望之火”。


浙江日报 直击全省军民抢险救灾 00004 让希望之火不灭 2013-10-12 3216397 2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