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浙商妈妈”爱心快车开进余杭育蕾学校

孩子,爱就在你身边

  本报余杭9月29日电

  记者 陈淳戈

  今天,在习习秋风中,《浙商》杂志财智女人会的10多位“浙商妈妈”和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一起,将爱心送进了余杭育蕾学校。

  本报9月26日刊登了《孩子,希望你轻松点》一文,外来民工子弟艰苦的学习环境,让“浙商妈妈”们很是心疼。《浙商》杂志“爱在浙商”慈善活动立即启动了第三季,继前两年将爱心送到丽水、富阳后,“浙商妈妈”将爱心快车开进了余杭。今天的活动现场,“浙商妈妈”们和30名贫困生结对,送上了书包、文具和每人600元的捐助款。

  育蕾学校是余杭的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运河分校校长汪小清说,学校条件虽然一年比一年好,但和市区的学校仍然不能比,“学生父母大部分都是外来的打工者,条件整体都比较困难。幸亏雪中送炭的好心人很多,‘浙商妈妈’们的爱心,是给孩子们最好的国庆节礼物。”

  下午1时,烈日从云层钻了出来。“浙商妈妈”们陆续从省内各地赶到余杭区育蕾学校运河分校。她们顶着日头,在学校简陋的操场上和孩子们现场结对,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财智女人会会长沈月红告诉记者,“浙商妈妈”们对送爱心活动都很重视。有好几位妈妈结对了超过两个以上的孩子。欣盛房产总经理李晓桃今天有事不能前来,特别委托自己的妈妈来给结对的小朋友送爱心。她在电话里说:“别的事情可以错过,给孩子们送爱心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参与。”

  浙江闽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王淑贞给结对的女孩余佳秀带去了一大包礼物:书包、文具盒、一套文具、两本书和一个娃娃。余佳秀接过礼物和捐助款,真诚地对王淑贞说了一句:“谢谢妈妈,我会努力学习的。”王淑贞的眼眶忍不住泛红了。“礼物和捐助款是一点心意,不足以代表我对孩子们所有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王淑贞说。

  沈月红说,自己从小生长在余杭,又曾做过10年教师,走进眼前这个简陋但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感觉十分亲切。“这里虽然大多是外来打工者的子女,但孩子们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幸福和成长更重要,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希望爱心能够给孩子们带去鼓励和慰藉。”她对孩子们说,困难都是暂时的,知识改变命运,要把眼前的艰难看成是一种磨练。

  沈月红结对的是女孩胡莹莹。莹莹从书包里找到文具盒、订书机、便签条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两本书。这个懂事的孩子笑容绽放,向记者表达了对“浙商妈妈”的感激:“我们都是外地孩子,因为这些妈妈,我们感受到了杭州的温暖和热情,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我一定要刻苦学习,报答妈妈们的爱心和期望。”

  结对捐赠的仪式结束后,按惯例,“浙商妈妈”的代表要给孩子们上一堂心灵课。轮值妈妈麻亚祎以“我的偶像”为题给孩子们讲了一课。从孩子们心目中的优秀人物引申开去,告诉孩子们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必须要有健康的体格、学到足够的书本知识,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帮助他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希望一年后再见到你们时,你们的身体更棒了,知识掌握得更多,心灵更丰富了,和你们的父母一起更快乐地生活!”麻亚祎热情洋溢地给孩子们祝福。

  一个下午,孩子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真诚的“妈妈,谢谢”。这话语,不仅温暖了“浙商妈妈”的心,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对爱和感恩的理解和诠释。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孩子,爱就在你身边 2013-09-30 3203604 2 2013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