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无礼”一身轻

  毛传来

  又是一年教师节,又有很多家长在纠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同时,也有很多老师在犯难:要不要收下?即将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收礼陋习”划入“师德红线”。“无礼”一身轻,这一规定来得正是时候,为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卸下负担。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给老师送礼是情非得已。别人都送了,我们怎么能不送,不然孩子“吃亏”了,岂不是“因小失大”?如果要送礼,该送什么?语文老师喜欢什么、数学老师又喜欢什么?送到家里还是送到学校还是邮寄?该送多少钱的礼物?去年送了这个,今年要不要换个“口味”……这些问题,想想都头大。

  同时,相信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要不要收礼同样是“两难”。如果收下,当然影响不好,有违师德。如果拒收,一些执着的家长扔下礼物就跑,到时候还要一一回礼,太麻烦;况且,一些不值多少钱、却代表学生一片心意的小礼品,不收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如果规定任何礼物一律不收,自然也就为老师松了绑。

  都说校园是最后一块净土,孩子的心灵最纯净。如果意在强化尊师重教氛围的教师节,或明或暗地成了“送礼节”,纯洁的师生关系异化成庸俗的物质商品关系,孩子过早被灌输一些人情世故,岂不是太可悲?那么,大家都卸下负担吧,让本该纯净的回归纯净。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无礼”一身轻 2013-09-10 3177920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