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天台志愿者关爱抗战英雄

道一声珍重,老兵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徐平 陈海洋

  “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个肯定忘不了的,是日本侵略者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子!”抗战胜利已经68个年头了,天台县白鹤镇苍蒲坑村的王绍裳老人仍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

  9月9日,趁中午休息时间,天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林华强等一行驱车来到王大爷家里,给他送上深圳台州商会老板捐赠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王绍裳早年家境殷实,1943年,18岁的他加入了抗日队伍。抗战胜利后,他参与了杭州日军投降仪式。之后,他率队向解放军投诚,于上世纪50年代复员。

  在老人简陋的房子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墙壁上挂的那张英姿飒爽的军装照。说起参加受降侵华日军仪式,老人矍铄的脸上笑容绽放。

  “当时,我们的部队属于第三战区,日军投降部队为第133师,独立混成旅第62、第91旅,日军投降代表是松本太久郎中将。我们黄埔军校第三分校20期军事科的同学们在一旁列队,胸挺得笔直。”老人才说着,突然停了下来,仿佛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今年1月,老人被查出患了前列腺癌,相隔不到十天,老伴王奶奶得了肺结核。在志愿者的牵线下,爱心人士出资帮助两位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承担了医疗费。

  “听说县里拨款几百万元,在筹建抗日英烈纪念碑了。”

  “好好好!”老人不停地点头。

  8年抗战,天台共有7600多名战士参加抗日,1460余名战士战死沙场。1939年底,天台还获得了全国抗战模范县的称号。

  目前,王绍裳每月有600多元的稳定收入,其中541元为黄埔同学会资助款,另有110元是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

  林华强说,在他们找到的天台籍抗战老兵中,2008年去世4人,2009年去世8人,2010年去世13人,2011年没人去世,2012年去世12人,2013年至8月底已去世4人。

  从2007年开始,林华强利用业余时间,和陈松涛、周则江等热心公益人士,组成天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先后找到了近90名老兵,为他们捐款捐物、申请补助,解决生活困难。

  如今,在交警大队上班的林华强基本上把自己的节假日全部贡献出来了。每个月,他和志愿者一起要到每位老兵家里一次或多次,陪他们聊天,打扫卫生、做饭;每年8月15日,要制作勋章、匾额或锦旗,送到每位老兵家里;订制蛋糕,为老兵过生日;老兵去世了,赠送花圈、送老兵最后一程……

  让林华强感到开心的是,抗战老兵的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今年6月,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实际上,在天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推动下,从去年开始,该县民政局就已向每位健在的抗战老兵发放了慰问金。今后还将逐步增加。

  在国内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中,林华强有较高的知名度。他说:“抗战老兵是当年的卫国战士,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让英雄晚年过得更幸福。”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道一声珍重,老兵 2013-09-10 3169332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