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养生

中药标本兼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口述: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胃病专家 王来法 整理:本报记者

  中药标本兼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口述: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胃病专家 王来法  整理:本报记者

中医是经验主义哲学

  我是一个为老百姓服务的“民间医生”,这是我给自己的定位。不要小看“民间医生”这块牌子,传统中医的根它是扎在民间的,自古民间出名医哦,给你罗列下: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朱丹溪——这些历史上的名医哪个不是民间医生呀!

  为什么民间是中医成长的摇篮?因为我们中医不是实验室里的科学,中医是经验主义哲学嘛。高明的中医必须具备丰富的临证经验和过人的悟性,这两点缺一不可。民间为那些有悟性的医生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病源医案,可以说,名医就是在各色各样的疑难杂症里炼成的。

  中医兼融道易儒释。儒释道都是经验主义哲学这一东方智慧之树上结出的果实。它们看世界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非实证、重经验的特点,儒家的修身、道家的静坐、佛家的禅修和中医的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人体内宇宙的一种探索,同时,这样的探索具有内观辩证的特点,强调个体体验和个性化的修炼。中医的经络学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

  经验主义哲学决定了中医强调个性化治疗,一张方子可以治不同的病,同一种病可以用不同方子对付,治病方法上更看重主观经验的积累和领悟。

  传统的中医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治病注重人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地缘关系。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水土气候的改变会影响同一植物的性质。有些民间偏方很奇怪的,就是在方圆百里内有效果,出了这个地理半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就会打折扣。

  中西医这种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医的传承不能用西医套路去培养。实验室可以出伟大的科学家,但实验室里出不来伟大的中医。

治胃病眼睛不能只盯着胃

  过去中医一般由三种人组成,一类是世家传袭,上一辈都是做医生的,家里有祖传秘方;二类是文人,救人行善之用;第三类最特殊:久病成良医。我就是属于久病成医的这类。我小时候得了很严重的胃病,用佛家的话来说,我和胃病的缘分很深。我性格好强肯钻,为了治好自己的毛病,经常一个人沉浸在医书里,一次去上海看病的火车上,遇见了对我一生影响很大的恩师,这次奇缘就像一颗种子落到了一片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后来我随师父南下学医,帮助了许多和我一样的病人。

  从我治胃病近三十年经验来看,治胃病眼睛不能只盯着胃。因为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辩证,消化系统不好问题有可能牵涉到脾,甚至是肝肾。

  先说说脾和胃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脾胃都是消化系统,“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化,化生精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说明脾和胃对人的重要性,脾和胃就是工作中的一对黄金搭档,脾不离胃,胃不离脾,相辅相成。有些人平时饮食不规律,饥饱无常,饥饿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元气就虚损,长久这样会导致脾胃功能减退,消化不良。暴饮暴食,也会损伤脾胃,吃下去的食物不能正常吸收转化,变成水湿和痰饮淤积在体内,人就容易肥胖、腹胀、嗳气和吐酸。

  再讲讲胃和肝的关系。肝属木,脾属土。它们两者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关系,土能容木,平时关系很好,但也会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当肝木旺盛时,就要克脾土。有胃病的人为什么在春天要特别注意呀?因为春天属木,是生发的季节,树木发芽,肝气旺盛。春天“老胃病”要保持良好舒畅的情绪,因为肝喜条达呀,肝气旺盛得不到疏泄,就会郁积闭牢,肝里的消化液出不来,脾胃运化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我要劝告许多“老胃病”,胃病发作了不要自己到药店里去买胃药吃,因为你不是医生,同是胃病也讲究分型论治,比如一种是肝气犯胃证,另一种是脾胃虚弱证,治法不一样,方子也不一样,一种代表方是柴胡疏肝散,另一种代表方如黄芪健中汤。所以你不要把电视上的广告当医生,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找个专科医生看看。不然你就是成了药罐子也治不好你的胃病。

中药阻胃病恶变有优势

  胃病里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究竟会不会恶变?这个问题特别困扰那些被诊断出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这个病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胃痛、口淡无味、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西医一般认为该病病因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有关。中医管这个病叫“胃痞”“胃脘痛”,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先天不足等有关。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边黏膜中,萎缩性病变明显增多,同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活检中,发现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病变者,其恶变率较高。这一发现确实说明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胃病的恶变是个渐变过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慢性炎症——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关于恶变的比例到底有多少?有的说是3%—5%,还有说达到8%—10%的。所以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心里都很紧张的,来到我这里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告诉他们,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的主攻方向,从我的治疗经验来讲,这个病没你想象那样可怕,中医药在对付这个病上面有明显优势,是可以阻断其恶变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摸清了萎缩性胃炎存在的脾胃虚弱、脾胃气滞及胃络瘀血三大病理特点,据此确定了健脾补胃、疏肝理气、祛瘀活血的治疗法则。这一课题得到了许多专家的重视和认可,时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范永升教授也为我的研究专著《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书写序,以示对这项研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浙江日报 养生 00012 中药标本兼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2013-09-09 浙江日报2013-09-0900006;3175306;浙江日报2013-09-0900007;浙江日报2013-09-0900009 2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