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乡土人生

被誉为“中国动画”的海宁皮影站到了十字路口—

皮囡囡的独角戏

  本报记者 蒋蕴

  通讯员 李迪刚 周郁斌

  就连认识了张坤荣几十年的老同事,看到他操起皮影家伙时,也会惊讶无比。“老张,你还会这门手艺?”

  那表情,海宁人张坤荣已经习惯了。

  家里的孙辈们着迷外国动画片时,他还趴在旧书桌上整理皮影老剧本,手抄的稿纸摞了一大叠。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在这之前,我们所知的皮影,只是博物馆里色彩斑驳的历史影像,或电脑里FLASH制作软件“骨骼工具”的原始创意。好在还有老艺人的坚守,伴着咿咿呀呀的唱腔,才让江南皮影这缕余辉保留至今。

  铺子间生长

  熙熙攘攘的海宁皮革城一角,是海宁江南皮影剧团的演出场地。一楼演出,二楼制作,小剧场就顽强地生长在一连排的成衣辅料铺子中间。

  老艺人们每天下午都在这里排戏、演戏。“咚隆隆”的鼓声敲起来,首先上演的是《小花猫钓鱼》,一出童话剧。剧本是张坤荣和老友们一起编写的,他也是主演,这在皮影班子里称为“上手”。

  即便是这样一场最简单的戏,也要6个人配合。张坤荣、赵润、郭志英、马孙英……这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艺人,挤在几平方米大小的后台。头顶上的灯尽管用白绸布裹着,站一小会儿,额头就冒汗。

  开场以后,灯光暗了下来,只有幕布后面亮着,色彩古朴的皮影人像纤毫毕见地映射在幕布上,一声悠扬的古腔,开讲一个个古老的中国传说。

  早在元代,皮影戏就传到了波斯、土耳其及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作为电影大国的法国对皮影戏极为推崇,将其称为“世界电影的始祖”。直到现在,江南很多地方都有把皮影称作“动画小电影”的叫法。海宁皮影,是江南皮影的重要代表。

  孙悟空和龙王的大战一结束,台下响起“啧啧”的惊叹声。张坤荣却放下手中皮影,叹了口气:“现在,很少人有耐心听完一出戏。”

  这出《哪吒闹海》,1954年10月,他的师傅魏柏荣在上海举行的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就演过。说话间,张坤荣从资料堆里翻找了一会儿,寻出了一张当年的宣传页,递到我们面前。

  四年以后,1958年,张坤荣考入了浙江省皮影剧团,开始了与皮影一生的牵连。

  经年蚕花戏

  为邀请我们看同一出戏,老艺人们竟然认认真真演了两遍。

  头一回,让我们像寻常观众一样站在幕前;另一回,则是邀我们立在后台。这才知道,原来一个演员可操控多个角色。张坤荣说,当年师傅教他头一样就是这手上的功夫。最多时,一个表演者要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配合音乐,兼顾旁白和唱腔。

  皮影戏里的故事,需要靠表演者的唱、念来表达,而江南皮影的特殊之处,在于演员用的都是江南俚语土话。这种被称为“江南皮影腔”的语言,可能小到一个区、一个镇甚至一个乡、一个村。

  老艺人赵润提起一条龙皮影,娴熟地翻转起来。这个戏中的“东海龙王”,仿佛被瞬间点了魂似的,在空中游走盘旋。海宁皮影在关节连接处用翎管当材料,不同于其他地方用铁钩作连接,操作上更显灵活。

  配上渐起的弋阳腔,经典武戏《闹龙宫》开始了。赵润说,在海宁皮影戏中,文戏唱的是海盐腔,武戏唱的是弋阳腔,当中也保留了很多南宋的遗音。那流淌着南宋遗韵的彩绘平涂,精致细腻的眉毛发丝及少量镂刻,比工笔画更精致。

  她期待,有更多的人能欣赏皮影的美。

  海宁地处杭嘉湖平原,蚕桑养殖业发达。每年开始养蚕前,各家各户都要请皮影戏班子到蚕房来演上一场,称作“暖房”。戏演完后,主人家会将用作银幕的绵纸揭下来,贴在蚕匾上面,祈求今年蚕茧丰收。所以,当地人又把皮影戏叫作“蚕花戏”。

  艺人们念出了那些经年流传的唱腔,看客们,也将这丰收的期待留在了心上。

  皮人有生命

  演出结束后许久,我们又回到表演厅。刚才还人头攒动的地方,只剩下几位老人在收拾捆扎道具。

  用一张纸,就可以写下如今整个海宁皮影戏演出班子的完整名单。他们的平均年龄70岁,前辈已经逝去,同辈也已凋零。

  每经历几场演出,串连处的接线免不了会断开。等观众们离开,张坤荣会坐下来,小心地将皮影重归完整。

  这几年,海宁皮影戏渐渐恢复些许元气,但仍面临传承的危机。张坤荣是海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这样的传承人,在当地仅有三四个,其中沈圣标老人,几年前过世,盐官的徐二男老人,年逾八旬。

  作为海宁江南皮影剧团的创始人,沈圣标留下了浙江省唯一的皮影剧团。他的女儿沈凤娟现在牵头支撑起整个剧团的运营,她领着我们,在剧场里一张张细数贴在墙上的海报。从上海到苏州,从江西到成都,海报上记录着剧团这几年公演的足迹。

  “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以后,这样的表演还有没有。”沈凤娟一边走,一边感喟。

  她身边有几个学美术的大学生,正在认真地制作一套新皮影,人物造型有穿着西服的。沈凤娟说,配合当地反腐倡廉宣传,剧团正在准备一出现代戏,外加承接政府送戏下乡的演出,一年巡演有七八十场,剧团得以维系日常的开销。

  皮偶在海宁有个“嗲嗲”的称呼叫“皮囡囡”。古时用羊皮制作,因地制宜改用上好牛皮。牛皮经刮油、敲薄后不得留一丝褶皱,绷紧在木板上,再分削成三四层,变成半透明的薄纸模样,方能成为制作影偶的材料。

  如今,在皮革工业发达的海宁,乡下作坊里帮忙裁剪皮衣、做皮手套的工作,每年也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要招收皮影学徒,太不容易。

  老艺人们说,皮影都有生命的。有这样一种说法,皮影戏隔了很长时间没演,箱子里的皮影晚上会有响声,“他们想要出来活动一下。”只要那影子动起来,浸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戏台,就又有了生机。

  只是,看着眼前的银发艺人,我们不禁惆怅,中国动画,谁来接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乡土人生 00020 皮囡囡的独角戏 2013-09-03 3159492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