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水经注

治水
列传

  白居易——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唐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他查访民情,得知下塘一带一千多顷耕地都仰仗西湖水灌溉,但湖堤倒塌,湖水难以存蓄,农田连年干旱。于是他在公元823年带人重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了蓄水量,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形成人工水库。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土地千余顷。为更好发挥西湖水利的效益,白居易亲自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水缺”泄水,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据估计,湖水放低一寸可满足十五顷农田的用水需要。白居易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白堤建成后撰《钱塘湖石记》一文,刻石立碑于湖边。

  苏东坡——苏堤桥上六座孔桥

  北宋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年),诗人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四年(1089年)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贬为杭州太守,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0公顷。干涸时,几至龟裂。他在《乞开西湖状))中说:“若二十年之后[西湖]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成苦,势必耗散。”他清楚地认识到西湖对杭州人民有极大的重要性。他两次来杭任职,第一次来时,看到湖中葑草蔓合占十分之二三,十六年后再次来杭,看到西湖已有一半都长满葑草了。若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二十年,西湖就将湮灭了。可见沼泽化的进程是非常迅速的。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对西湖作了一次大规模疏浚工程。这次工程,在清除占湖面二分之一的私围葑田时,将疏浚出来的大量葑泥堆积成一条从南到北、横贯湖面长达五里的长堤,又于其上建石桥六座以流通湖水,这就是有名的“苏堤”。在疏浚西湖的同时,苏轼一面建筑闸堰于运河与西湖之间,使运河专受湖水,隔绝江潮,保证漕运的畅通;一面擘划用瓦管代替竹管引湖水入城区的六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给水条件。北宋元六年(1091年)苏东坡离任时,百姓含泪送别,杭城家家有他的画像,饮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

  钱镠——五代时出现竹笼石塘和外护“混柱”

  梁开平四年(910年)八月,钱镠征集大批军民,决定在杭州候潮门到通江门一带建筑海塘,以抵御海水对杭州城的冲啮。起初,他们沿用前人的板筑法,就是在两侧用木板夹持,中间填土夯实,筑成土塘。由于这一带海岸为粉砂质土,抗冲刷能力差,在强劲潮流的昼夜冲激下,塘基常被淘空,土塘屡筑屡溃,不能成功。于是,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改用竹笼筑塘法。

  什么是竹笼筑塘法?这就是用竹片编织成圆形大竹笼,长数丈至十几丈,径四五尺至七尺很不等,在现场将竹笼里面装满块石。然后将这种装石的竹笼层层叠置,堆成堤坝。前面用木桩关拱固定,背后培筑土塘。同时,在塘前海滩上打挡浪木桩,当时叫做“滉柱”,用以削弱潮浪对塘脚、塘身的冲刷,促淤保滩。据说当时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建成一条“潮不能攻”的竹笼石塘。后世称它为“钱氏捍海塘”。

  黄光升——首创鱼鳞石塘构筑法

  明初,海盐一带海塘依然崩毁不止,修筑频繁,海盐筑塘成了浙江修防重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调查研究了海盐凶猛海潮的特点,认为海塘易圮的原因是“塘根浮浅”、“外疏中空”。于是,黄光升在海盐首创了五纵五横桩基鱼鳞石塘构筑法。

  黄光升设计建筑的海塘,是一种重型直立式石塘。下有6排基桩,塘身由18层条石纵横交错骑缝叠砌。每块石料规格一致,6面琢平,长六尺:宽厚各二尺。布置方法是:一、二层为塘基部分,纵横各五;三、四层,五纵四横;五、六层,四纵五横;七、八层,纵横各四;九、十层,三纵五横;十一、十二层,纵横各三;十三、十四层,三纵二横;十五层,二纵三横;十六层,纵横各二;十七层,二纵一横;十八层是塘面,一纵二横。石塘背后拥土培筑土戗。

  因为这种海塘迎水面的条石逐层微微内收,一层压着一层,呈有规则的鱼鳞状,所以俗称鱼鳞石塘。又因它的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所以又叫五纵五横鱼鳞塘。

  为了便于对海塘工程的养护管理,黄光升又将海盐石塘二千八百丈划分140段,用《千字文》依次编号,自“天”字起,至“木”字止,共140个字号,每号二十丈。指定专人,专司管理。这对于保持海塘的坚实完固和发挥抗潮防浪效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水经注 00018 治水
列传
2013-08-30 3109752 2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