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文章导航

四十年求索“河姆渡”

——七千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见证者回望研究路

  四十年求索“河姆渡”

  ——七千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见证者回望研究路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能够生产黑陶、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功能,还可以防御猛兽虫蛇的侵害……”

  1973年,河姆渡遗址被偶然发现后,初一学生的《历史与社会》课本上多了令人遐想的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的故事。

  40年过去,学者们对这群生活在5000到7000年前的古老人类的研究早已经不是几句简短的讯息了。最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市委宣传部、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行了“七千年河姆渡、四十年发现路”通报会。遗址的发现者、发掘者、见证者集聚余姚,回忆发现路,共享研究成果。

  在考古专家们展示的2012年田螺山发掘成果中,礼仪性大房子、双鸟木雕神器、独木梯、象纹雕刻木板、木豆形器、木剑等一批珍贵遗存,是40年来河姆渡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

  一个个远古的遗存,搭通了古今的命脉,打开了远古江南最清幽的一扇时空之窗……

发现:一个美丽的偶然

      ——长江流域首个远古遗址

  85岁高龄的罗春华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回到了遗址现场。

  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看起来依然很好。他告诉笔者,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大清了,但是当年发现遗址时的情况,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973年春夏之交,当地群众为了赶在梅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排涝站基础工程,日夜赶工。就在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开始遇到了“麻烦”。一些杂乱的东西和石头影响了施工的进度,村民们开始抱怨。再往下挖时,又陆续发现鹿角、象牙等物。

  “我感觉这是老祖宗的地方。”时任公社副书记的罗春华回忆说,当时最让他感觉特别的是,挖出的一个陶罐,里面装着稻谷,没透空气的时候颜色很漂亮,但一遇到空气就变灰了。

  罗春华还发现,泥土中混杂的东西与一般的碎石块不一样,这些东西好像是有人加工过。他挑选了一些有加工痕迹的石头,很快送到了专业考古人员手上。

  考古工作者很快赶到现场,经过考证,一处令世界震惊的古文化遗址得以确认。

  河姆渡位于风景如画的四明山北麓的宁绍平原,流经平原的姚江将河姆村与渡头村一分为二,是连接两村的一个普通渡口。当时的群众学识相对偏低,而这么一个需要高深学术含量的远古遗址重现天日,却是经由基层劳动人民的双手与观察,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机缘巧合,也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印证。

  不久,对河姆渡出土文物的碳十四测定也有了结果。最上面的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000年,最下面的第四文化层距今已有7000年。这个结果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十分惊喜:这里埋藏着人类7000年前到5000年前,近两千年的一段历史。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出土证据都表明,中华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诞生于黄河流域,而在黄河流域之外的地方还没有发现更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一个依据,那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一个地方,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尽管至今在其他区域也陆续发现一些长江流域的远古遗址,然而,河姆渡遗址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数量庞大的出土文物带给人诸多“不可思议”的惊叹,而又是那么实实在在地呈现于眼前,为世人率先提供了无数参照与猜想,其意义、价值与地位可以说无与伦比。

保护:一份长期的坚守

      ——国内唯一星体集群遗址

  浙江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军,是当年主持河姆渡遗址考古的领队,他的遗憾也深深留在了当年。

  “很多珍贵资料没能通过彩色体现出来,当时只有黑白照片,反映不了当时的面貌。”刘军告诉笔者,而且传统的野外考古仅仅主要提取较粗大的那些容易提取的几类遗物,没能深入挖掘、提取、保存和阐释各类文化遗存的“全”信息和“潜”信息。“如果当时采用了淘洗技术的话,会留下更多的文物。”

  经历了当初的遗憾,这几十年来,河姆渡的发掘便把保护放在了第一位。

  1986年,河姆渡遗址的有序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启动。遗址上的43户居民及3家企业整体迁出,属全国首例。河姆渡遗址的保护范围只有4万平方米,而1988年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达3.5平方公里,这在全国也很少见,是保全现今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

  1988年,委托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为一个史前文化遗址单独编制发展规划。1993年,馆舍由浙江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外观古朴典雅,造型体现河姆渡文化内涵特色。1999年,发掘现场展示区由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所设计,布展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理念超前,以致近年大规模修缮前专家们一致认为无需重新设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7月浙江省政府公布《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

  越保护,越推动发掘,一大批遗迹慢慢在没有遗憾中“露面”。

  2001年初,余姚三七市一家私营热处理厂为解决生产用水打井,挖出许多陶片、大型动物骨骼、木头等地下文物,田螺山遗址“浮出水面”。2004年2月,开展了第一期考古发掘。发掘成果显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依山傍水式的史前村落遗址。

  像这样,先后考古发掘余姚市境内的鲞架山、鲻山、田螺山以及余姚境外的慈湖、名山后、塔山、傅家山等遗址,形成一个宇宙星体式的远古遗址集群。余姚对境内集群遗址由点带面地铺开推进,逐一加强保护,以及由河姆渡文化层面对市境外的范畴内遗址建立信息互通与联系。这在国内称得上是一大创举。

  2007年,余姚投入1500万元,在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上盖保护棚,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填补河姆渡遗址真实考古发掘现场的缺失。河姆渡遗址群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确保文物安全。通过库房改造、数据库信息建设、“四有档案”数字化转录及有机质脱水保护等,紧紧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文物藏品管理科学化,不断改进文保技术和改善藏品保管条件。

  如果将河姆渡文化遗址集群比喻为宇宙星体,那么,河姆渡遗址是一个核心所在,而田螺山遗址犹如一颗围绕的卫星,其他遗址是点缀的繁星。经科学发掘与不懈保护,河姆渡文化遗址灿若星宿。

研究: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

      ——最具海洋文化特征的遗址

  一位一直研究河姆渡遗址的专家曾说过,40年如一日,每次走进河姆渡,思绪的电波总是乱飞,也许是在接收藏在遗迹中的先民话语。

  他们仿佛听到了先民的传话:

  “距今5000到7000年前,我们河姆渡人生活在这个现在叫田螺山的地方,那时生活在田螺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少的稻田和水鸟,很多出没的猛兽。海水没有现在几十公里这么远,距离村子一箭之遥。我们在这里繁衍生活了一百多代人,平均寿命30岁左右。我们没有家庭,很多人都住在同一排房子里。我们会煮食‘八宝粥’,捕捉最爱吃的甲鱼来滋补身体,我们崇拜鸟儿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破解的秘密远不止此。

  在田螺山遗址,村落居住区内出土山茶属树根坑遗迹,经过出土层位和相对位置分析、根须形态比较、木材切片显微镜观察、根块茶氨酸含量科学检测等多种科学手段,基本确定该山茶属树根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的茶树遗存。这一发现可以把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文献记载的距今2000多年前,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

  随着不断研究探索,河姆渡文化的学术专著不断问世。目前已有17本学术专著,优秀论文不断涌现,如以出土材料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章,发表于学界最高等级杂志美国《科学》和《考古科学》上,河姆渡文化仍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余姚适时做好研究成果的整理与传播。自1994年起,“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田螺山遗址学术研讨座谈会”等大型学术会议时有举行,比如,难得一见的有8位国际代表列席同一次会议,说明河姆渡文化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对学界的吸引力及影响力。

  在众多成果中,不少专家较为看重的是河姆渡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天然结合上。出土的金枪鱼、鲨鱼、鲸鱼、石斑鱼等多种海洋鱼类骨头,加上20多件各种形态的木桨,表明田螺山遗址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浙江作为海洋大省的最重要的历史见证之一。

  先民的话语,靠着这些研究一点点传递给公众。

  早在1990年3月,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室在遗址西南的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工作站和罗江乡机电站旧址上落成开放,展出河姆渡遗址出土器物及复制品337件,河姆渡文化全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馆20年来,已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300余万人次,获中宣部“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2008年5月18日起,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现今年观众量达50万人次以上。还积极组织开展馆校共建、送文化进校园、小小讲解员培训等活动。10余年间,已在余姚及周边县市的约70余所中小学校巡回举办展览,吸引师生约6万余名,近几年培训60余名小小讲解员。

  河姆渡文化也渐渐传向世界。1998年,该馆和宁波博物馆在韩国全罗南道农业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河姆渡农耕遗物特别展”;2007年,精选部分田螺山出土文物参加省考古所在美国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举办的“走向太平洋——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特展”。

  经考古绽放的河姆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思想,传播载体丰富、途径多样,在高端领域与民间乡野打通了研究与普及的通道。

  图片均由余姚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四十年求索“河姆渡” 2013-08-08 浙江日报2013-08-0800006;浙江日报2013-08-0800007;浙江日报2013-08-0800010;浙江日报2013-08-0800017;浙江日报2013-08-0800014;浙江日报2013-08-0800023 2 2013年08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