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说“洋文”,话高考

  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知了,是知道,是明了,知道常识,明了做人,与教育的内涵一致。

  中国教育进入“绿色GDP”时代意味着什么?如何进入?开放的话题,开放的教育……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浙江开放教育集团联袂打造教育知了会,期待您的见解和参与。

  本期话题:

  围观五国“洋高考”试卷

  有学者说,“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换个角度看考试的“指挥棒效应”,不同国家的高考都有不同的命题诉求。一个好的题目,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会引发人的思考趣味。今天,我们邀请了省内外多位教育界专家,共同圈点“洋高考”试题。

  人物名片:

  尚可:杭州高级中学校长

  推荐: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国试卷中偏重考察学生思辨能力的试题;德国试题

  比如法国的试题“科学是否只是在确认事实”、美国的“社会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吗”、新加坡的“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等试题都属于一类题,是比较认真、严肃地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这些题目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题目本身张力很大,知识上有广度,思维上有深度,而且这些题目完全没有设置边界,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去回答问题。

  再一个,这些题目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和结论,更没有我们国内试卷中所谓的采分点。学生在解答中需要的是不盲从权威且进行理性的思考,通过分析、判断,拿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通过回答这些题目,体现出的是思维的价值和理性的光辉,题目本身就有价值。

  从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思辨性比较强的题目鲜明地表达了教育目的,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维,建立起理性分析的视角、坐标,深刻领悟人生和时代的意义。这就说明真正的教育使人身、心、智一同走向成熟,可以让心灵趋于丰满。

  再来谈谈中国的作文。过去,我们的作文大都是政治意味浓厚的口号性用语,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作文的视角越来越开阔,但再深入想想,我们会发现,这些作文题中,具有比较强烈的感情煽动色彩,这是一个新的迹象。虽说一定的情感激发非常必要,但不能是单纯的激发情绪、抒发感情。另外还有一些题看上去具有思辨性,但还是会有很明显的答案,而且是“主流”答案,比如说2010年湖北语文卷的作文题《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这里的指向性就很强,学生只能回答“快乐”,而不能再有其他答案。在这样设定好的前提下,学生很有可能写出大话、广告话,甚至是无病呻吟,而这种迹象我们需要防止。最好的做法是在激发情绪的同时加大理性思维的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思考。

  德国的题目其实很有意思,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国籍的人回答都不同,还有一点,回答这些题之前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否则无从下手,也许这就像德国的文化,严谨中点缀着浪漫,理性中蕴含着感性。

  记者有话说:

  德国人的守纪律、严谨和德国社会运作的高度流程化世界闻名。而这或许与德国高考题有一些出入,但深入下去想想,有着浪漫色彩的试题其中包含的是严谨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就将面临零分,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另类严谨。

  人物名片:

  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推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认为,不能说哪个国家的高考题目更好,而应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这几个国家的试题中,也许英国的题目比较接中国的“地气”,与中国高考题目设计的格式、套路比较相似。而法国的题目很理性,与目前中国学生的“气场”似不和;德国的试题艺术性中不失思辨,与中国高中段的学习有距离;美国和新加坡的题目是社会性文化类题目,涉及哲学、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它视野开阔开放,但与我们建立在“文”的基础上的人文类的题目有较大差异,它只适合于作议论文,而不适合于写记叙文。要知道,我们国家的题目,至少是这些年,它在事实上是存在着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的不成文的“惯例”。而且,它还“中庸”到在男生与女生、城里与乡村之间都不偏颇,最大限度地做到平衡。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一种试题,是“中国特色”的“公平”在试题中的一个表现吧!

  另外,我们国家的高考题目一般都有某种意识形态的导向,伦理道德规范上强调健康、向上、阳光,崇尚真、善、美。西方试题在这方面往往不那么在意,它更倾向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尤其是去理性思辨,赋予他们更多的思维自由和创造发挥想象的空间。

  那么,是否是理性思辨好,感性抒情就不好,这个问题值得商讨。就拿法国的试题来说,它比较偏向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在传递和表现与唐诗、宋词结伴而来的中国文化特有的灵性、隽永、悠远方面,相对就嫌弱。这也许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恐怕不宜作截然绝对的孰好孰不好的结论。

  而一张好的试卷,是一张能准确考出学生水平的卷子。当然,在试题中隐含某种导向无可厚非,毕竟教育中需要融入本国文化,但这种导向需要自然而然地融入,不能变成绝对的、不可商量的刚性指令。同样,对外借鉴很有必要,但也要忌防简单照搬,否则极易引起中国学生的“水土不服”。

  记者有话说:

  法国高考每年开考的第一天,考生们就被要求写一篇洋洋洒洒的哲学论文,而且是在4小时内。而这哲学思辨深入骨髓的高考,也会成为法国国内谈论一时的话题。

  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上说,他们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是在一个明确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上体现出来的。

  人物名片:

  莫银火:杭州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推荐:英国、美国、法国试题

  读英法美的作文题,让我们觉得有一种备受尊重的愉悦,油然产生应答的欲望,激发了思考的兴趣。

  作为一名老教师,深深地感觉到,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的语文高考,在长足进步,在不断完善,在不断汲取先进国家理念,试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来越注重检测学生的整体素养。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目,体现命题人开放的胸怀;话题作文,本意就是要给考生一个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2006年浙江卷作文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二选一给了学生写作的自由;做着一份份语文高考卷,时时能感觉到命题人先进的理念、开放的情怀和灵动的智慧。

  只是,在英法美等先进国家的试题面前,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我有一种感觉,英法美高考试卷把考生当作大人,考题情境真实开放,人文气息浓厚,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学会研究,学会发现,学会批评,学会担当,更易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中国高考把学生当学生,注重的是语文根基的考查,彰显语文本体,更偏重考查学生对文字运用的能力,更关注考生文章的内容及形式。

  从题目选择性上看,我国一个地区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多只有一个,没有其他选择余地;而英法美的作文考试,学生都有多个题目可以选择,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或专长选择作文题目。命题者似乎唯恐考生跑题,还将写作注意事项交代得一清二楚,让考生一看便明白应该如何去完成。从这些内容及注意事项背后,我们不难体察到命题者的友善和“人文关怀”。

  从题目开放性上看,我国倾向于限制性的命题模式,如2009年某省高考作文题目为“品味时尚”,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有难度了。而法国高考作文题:“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追求真理,却涉及利害关系怎么办?”如居家闲聊,促膝谈心;又如浪漫沙龙,各抒己见。

  记者有话说:

  美国好莱坞大片里大多都有一个英雄式人物,这就是美国文化中的“论成功”。而在美国的教育中,这种文化特色也贯穿始终,比如“坚持是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一个人的成功肯定建立在另一个人的失败基础上吗”、“真的是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吗”、“有人说成功和灾难是手牵手的,只是有时候你感觉不到,你怎样认为”……由此可见,美国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是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又有追求成功的英雄主义。

  人物名片:

  陈璞:浙江开放教育集团国际教育中心教学总监

  推荐:新加坡、美国试题

  “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这是新加坡A-Level考试中的一道作文题。题目的英文原文是“Science encourages doubt; religion quells it,how far do you agree?”题目中出现了一个对比话题——“科学”和“宗教”。“科学”和“宗教”,在美国能同时存在,各自发展,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这点上,美国孩子习以为常,中国孩子则甚少会去思考。但宗教问题又是出国留学的孩子很难完全避开的一个话题。所以本题的出题点属于源自生活和身边细节中的以小见大的话题。无论对于中国孩子,还是西方教育体系下长大的孩子,这都极具分析和讨论的价值。

  有趣的是,让我们回到本题中,面对题中的“提倡”和“镇压”两字,不知有多少学生会心存质疑,或镇压内心的疑问?我们还未开始答题,便已身陷其中了。

  再拿美国试题“社会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吗?”来分析,学生通过对本题的思索,可以获得内心世界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步入社会的一天,都有面对“公平”或“不公平”一天,到时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或姿态来面对?高考是学生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跨越,不光是年龄上的,也应该是精神上的。一道短短的题目,可以引发对于社会和自身的思考,题目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正是在此。

  记者有话说:

  新加坡文化就是一个融合的文化,新加坡的高考题也正体现出了融合特色,融合了西方文化的严谨思辨,同时也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灵动、感性。

  人物名片: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推荐:英国试题

  国外的升学考试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不是标准答案思维,而采取开放的回答问题的方式,这样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而我国的考题,往往强调“主题先行”,要求学生回答标准答案,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空间。比如,英国的题目——指定阅读的故事是肖恩·弗莱恩写的《鳟鱼》——如果放在我国作为考试题,所出的题目可能就不同,比如,会要求学生对照上下文填入词语,诸如“作者清楚地描写了茱莉娅一家度假的地方,找出两处有关该地的描写,并说明它们为什么对故事是重要的。”这样考察学生逻辑推理的题目,也可能不会出。

  另外,无论是法国的题

  目,还是美国的SAT作文题,都给学生很大的思辨空间,比如,“社会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吗?”考生可以说可能,也可以说不可能,只要言之有理,文字表述流畅即可。

  记者有话说:

  在英国,生活着全世界最受瞩目的皇室家庭,在今天继续演绎着公主与王子的美丽传奇;这里曾经诞生过莎士比亚这样的伟大文豪,而今天继续讲述着哈里·波特的魔法故事……这就是古老而又崭新的英国。英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自信的、充满创意、幽默的积极思维。这也体现在英国的高考试题中,严谨又不失文艺范儿。

  下图是一个德国人用漫画形式阐述中西方人在时间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差异。

  时间观念点评:德国人对于时间的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

  人际关系点评: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而在西方,人际间的关系则显得单一、纯粹很多。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说“洋文”,话高考 2013-07-05 浙江日报2013-07-0500010;浙江日报2013-07-0500017 2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