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比特世界的新生活

  特约撰稿 卢敦基

  一天晚上,偶然调到一个学生求职的电视节目,有个名牌大学的男硕士像做官员报告、又像无能的大学老师讲课一般地说着他的观点,我也看得有一搭没一搭地。后来有个不算太胖、也不算好看的女硕士上来了,明明没什么冲击力嘛,不过,她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她说:“网络世界中的客户是什么人呢?你只要把他们看成一堆又懒、又笨、还一百分小气不愿掏钱的人就是了。”几个什么什么网的老总当场两眼放光,连不是做网络的老总们都铁了心要让她来自己这里上班。虽老说电视节目假,但我觉得这一次不假,因为——我如果是企业老总,我也会要她的!

  闲话丢开,这位女生至少道出了一条真理:在网络中,免费完全有可能。这也是“信息时代的精神领袖”克里斯·安德森新表达的一个主题――免费!

  从安德森看来,人类自诞生至今,一直来在原子世界中生活,但现在,我们已经一分为二,也在比特世界中生活了。那就是:网络。在原子世界中,物品通常是升值的。但在比特世界中,物品会越来越便宜。所以,在20世纪,“免费”仅仅是一种强有力的营销手段,但在21世纪,“免费”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四十来年前的电脑专家,已经考虑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家庭有可能会购置个人电脑。但是,个人电脑能拿来干什么?专家们无论如何想不出来,最后,只想出了一个理由——存放菜谱。世界上第一代个人电脑是霍尼韦尔公司在1969年生产的,作为厨房中的时髦电器出售,售价10600美元。如今,我们人人都知道,电脑中有许许多多功能未被我们使用。如此,“浪费”比起“节俭”来更为自然,也更应为人类所遵循了。再推进一步,如果“物以稀为贵”这条经济学的基本定律永远正确的话,那么,在无穷无尽的信息与24小时一天的时间相比,哪个更为稀缺就一目了然了。“吸引眼球”这个词因此就有更为深刻的经济学涵义:信息是如此廉价,而时间是那么紧缺,你不玩骗人的广告游戏又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安德森提出免费新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故事已经屡屡发生。我以前吃过病毒的亏,一直来在购买杀毒软件。但杀毒软件后来免费了!安德森认为,免费经济的前沿在中国和巴西。那么,作为在前沿生活的我们,真正理解“免费”这种新商业模式了吗?我们能拿“免费法则”做些什么?

  问题大了。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20 比特世界的新生活 2013-06-28 3079686 2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