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闻时评

用砖头替代安全锤是下策,公交部门要诚恳地接受网友的“拍砖”,垒起公交安全的防护墙。

愤怒的砖头
不安全的锤

  李 云

  砖头,本是砌墙之用,后来引申为“添砖加瓦”。时代不同了,砖头的功能也在拓展。网络里有“拍砖”,称谓里有“砖家”……“砖”,丰富了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此谓其“衍生价值”。但是,其“使用价值”也在不断创新与突破,这很令人担心与不安。因为,用于砌墙那是物尽其用,用于他处恐有“越俎代庖”之嫌。

  砖头成为表达愤怒的“工具”。几年前,兰州七旬老人阎政平,挥砖拍砸14辆闯红灯的违章车,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愤怒的阎政平,愤怒的砖头,意图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表达对违章司机漠视行人生命权的不满,希望被砸车者谅解其苦心,重视交通安全。正如阎政平所坦言,砸车是违法行为,但是他又反问,“有别的办法吗?”我们不得不承认,“汽车文明”之旅布满“砖头”。

  砖头成为诚信缺失的“载体”。不久前,毛先生通过圆通速递从北京邮寄一部价值2998元的手机到陕西商洛,包裹抵达,手机竟变成一块砖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时未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诚信出了问题。手机变砖头,诚信已“迷路”。诚信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缺乏诚信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付出额外的成本与代价。

  愤怒的砖头,不安全的锤。此刻,再回到公交车的安全锤上来,也许会对砖头有新的认识。用砖头替代安全锤是明显的下策,甚至是“馊主意”,应该也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更可能成为公交车上发生纠纷时的“帮凶”,为何又可能“被推广”呢?公交部门的无奈之举似乎也夹杂着“愤怒”成分,安全锤的被盗更有社会失信的成因。以愤怒的形式表达对失信的不满,欠理性;用愤怒的砖头来“纠正”或“弥补”失信更是于事无补,欠智慧。因此,公交部门要诚恳地接受网友的“拍砖”,垒起公交安全的防护墙。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4 愤怒的砖头
不安全的锤
2013-06-19 3068142 2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