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筹用资金有妙招

  在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大力扶持之外,泰顺县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尚需地方财政配套435万元,农民自筹78万元。这对作为贫困县、财力匮乏的泰顺而言,并不轻松。

  为此,泰顺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采纳各方意见,最后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按照“一事一议”的规定,遵循农民自愿、合理负担的原则。对山塘整治、灌区渠系工程,县级以上资金承担90%(县级财政承担10%左右),乡镇财政配套资金10%;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县级以上资金比例为90%(县级财政承担10%左右),受益村、农户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自筹资金比例为10%。在调查摸底项目时,泰顺县即要求有立项意向的乡(镇)、村、农户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自筹资金先打入县水利局账户,以此作为确定项目的首要依据。在确定建设方案前配套及自筹资金没有到位的,一律不予立项。

  根据这个办法,泰顺县成功做到了化被动为主动,在立项前就筹集到乡镇财政150万元,农民自筹78万元。县级财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予以大力支持,配套了285万元。此举突破了贫困县项目资金配套难问题,改变了以往项目配套资金跟不上的状况,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保障资金使用安全方面,泰顺县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项目建设资金由县财政局专管,设立项目资金专户,按《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做到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挪用。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工程建设资金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水利、财政等五方签字按进度拨款。严禁截留、挤占、挪作它用。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策划/撰稿 李昌先 张萍

不遗余力抓进度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点多面广线长,项目区多数地处偏僻,地形复杂,协调量大,施工任务艰巨。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泰顺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发改、监察、财政、农办、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财政、水利部门具体实施,项目乡镇村齐抓共管的小农水建设领导机构。项目所在乡镇负责人亲自挂帅,项目统一招标,落实责任,项目工程与绩效考核挂钩,年终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乡镇建立了小农水建设办公室,由乡镇长为负责人,分管领导、水利员、项目村驻村干部等人员为组员,督促项目村做好政策处理、矛盾纠纷调解、受益单位和项目村自筹资金筹措等工作,并负责本乡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与资金管理。水利部门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验收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及时拨付和监管,并落实配套资金,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泰顺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督办,保障任务限期完成。推行水利局领导督办制度,每一个局领导督办一个乡镇建设项目,要求每一个星期电话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一次,每一个月实地走访项目建设乡镇一次,每一季度向分管副县长汇报工程建设情况一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与年度考评相挂钩。因地制宜制定进度保证措施,通过精心调配施工技术人员、优选施工单位、采取村负责人监管制度等,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工程进度实行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结账;实行量化考核,对项目实施进度快的乡镇,待项目完成后予以奖励,施工单位在县水利工程项目中优先推荐。对完成不好的单位,根据实施情况实行惩罚,情节严重的建议列入黑名单,2年内禁止在县内投标水利工程项目。

  泰顺:让青山绿水富足安康

  最佳生态,最美廊桥,“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格局在带给泰顺独特生态优势的同时,使得那宝贵的“半分田”常受靠天灌溉、干旱洪涝侵扰之苦。乘着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东风,泰顺县未雨绸缪,广泛发动,因地制宜,扎实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山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新路子,有力提升了泰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在2012年度小农水重点县省级考评中,泰顺县获得优秀。

  建设小农水

  重点县在行动

按时保质建工程

  泰顺县2012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总投资2283.1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投资398.62万元,整治山塘6座,总容积12.59万立方;投资784.35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2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2万亩,其中新建喷灌2125亩、微灌3104亩;投资1100.22万元,实施灌区改造工程3项,受益面积1.5万亩,改造渠道长度109.44公里。

  截至今年3月20日,泰顺县2012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6座山塘、22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3个灌区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工程所需总投资2283.1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680万元、省财政1090万元、县及县以下财政434.75万元、群众自筹78.44万元,已经全部落实到位。

  建设过程中,泰顺县严格“四制”管理,严把质量关。一是阳光操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和诚信、择优的原则,所有工程建设全部进行招投标。二是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行“部门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的五级质量保障机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三是规范程序。严格执行基建程序,紧盯质量控制细节,严把原材料进出、设备购进、成品使用、工程验收等关口。每道工序没有经过现场验收合格的,坚决不能进入下一道。

  2012年度项目的完工,将年新增供水能力513.765万m3, 恢复灌溉面积0.13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3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9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24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76.814万m3, 预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2421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94.01万元。同时,通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有效解决项目实施乡镇农业生态环境缺水的问题,促进项目实施乡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水、田、林得到统一规划,沟渠、田间道路进行林网配套,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特别专题之三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筹用资金有妙招 2013-06-07 浙江日报2013-06-0700017;浙江日报2013-06-0700016;浙江日报2013-06-0700022;浙江日报2013-06-0700019;浙江日报2013-06-0700020;浙江日报2013-06-0700012;浙江日报2013-06-0700013;浙江日报2013-06-0700009;浙江日报2013-06-0700008;浙江日报2013-06-0700014;浙江日报2013-06-0700015;浙江日报2013-06-0700010;浙江日报2013-06-0700021;浙江日报2013-06-0700011;浙江日报2013-06-0700018 2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