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好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初再出发,浙江科学家首次深潜

随“龙”潜入海 共探五色洋

  黝黑的深海,将再一次迎来中国“蛟龙”好奇的打量。记者今天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曾于去年7月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下潜7062米纪录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今年6月初再启程,前往南海、太平洋的特定区域进行长达113天的科学研究。这标志着蛟龙号继海上试验阶段圆满完成后,从今年起进入了实验性应用阶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初再出发,浙江科学家首次深潜

随“龙”潜入海 共探五色洋

  本报杭州5月28日讯

  记者 童桦

  备航有序任务清晰

  在接通电话时,蛟龙号首席潜航员叶聪正在吃中饭。“现在一切都很有序,所里前段时间开了动员会,大家的士气都很高昂,我们又要出海了!”尽管叶聪的声音略显低沉,但仍压抑不住那丝兴奋,“这次我还会陪着科学家们下潜,一起进行科研工作。”

  此次蛟龙号深海探险,不同于以往的海上试验,而是一种试验性应用。

  据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近日介绍,本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其中第一航段为43天,计划于6月初从青岛起航,主要在南海特定区域开展定位系统的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这次潜水器上加装了一套定位系统,在海底的绝对坐标定位可以达到米级精度,误差最大不会超过10米。潜水器上的视频系统也进一步改进,使得图像更加清晰,这一航段将对南海深部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研究,探寻相关地质规律。

  第二阶段为42天,预计7月中旬于厦门起航,主要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海底视像剖面调查和取样,为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结核覆盖率估算提供视像资料和样品,同时开展常规环境调查,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义务。

  据介绍,这一区域作业的水深约为5000米,在该区域的深海作业结果,将决定该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能否成为我国第一个海底矿物试采区。第三阶段为28天,计划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海山的地形远比海底平原复杂,将给潜航员的驾驶带来挑战。刘峰说,我国大洋科考所发现的热液硫化物区即黑烟囱区域,有着石林般的地形,海山区域的驾驶经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潜航员驾驶能力。

  “所以现在是蛟龙号的过渡阶段,包括人员队伍机制建设、怎么向全国科学家开放、怎么操作试验性应用等,都要通过这一阶段来不断完善。”叶聪同时畅想道,希望未来的蛟龙号载的驾驶员少一些,科学家多一些。

  浙江专家首潜“蛟龙”

  和以往数次深潜不同的是,蛟龙号这一次可不会孤单了,因为随它一起走访深海的,还有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科学家。

  “这次所里报名随蛟龙号一起深潜科考的科研人员共有6位。”位于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说,省里前几年报名参与蛟龙号科考的人员比较少,每年基本在1到2位,但是今年的数量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因为这次我们申请的科研项目有好几项,且基本集中在太平洋的几个特定区域。”王春生解释道,浙江专家是第一次跟随蛟龙号入海,且将于第二航段登船,“现在所有项目的前期工作都准备完毕,一部分设备将会在蛟龙号从江苏江阴出发时运上船,其他设备将在蛟龙号靠岸厦门时运上船,我们预计登船时间在7月15日左右。”

  尽管王春生已经跟随蛟龙号出过海,但是真正随蛟龙号深潜,他也是第一次。“以往跟随出海是提供保障服务,这次则不一样,是要进行科研项目的。”王春生介绍道,本次科研项目中的第一项是在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调查,“除了常规的拍照、录像之外,我们还将对该区域的地形进行调查。”

  不过在他的计划中,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进行海底生物影响试验。“我们会把海底的结核打捞出来,并在这些缺口放置新的沉积物,看看变化后的环境会不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变化。”王春生认为,这是一项难度较高的任务,且国外没有先例,“这次试验打算挖开一个3乘以3平方米的面积,放上沉积物后并采集样本,然后我们会在明年或者后年再到这一地点进行检测,看看情况是否和我们预期中的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这一试验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即海洋生物离开结核仍能正常生活,那么这种蕴含了大量的锰、锌等金属的多金属结核就能被人们开采和利用。要知道,这种含锰量较高的金属具备自我生长功能,且这种可再生矿物可以成为人类在未来陆地矿物竭尽之后的备用物资库。

  “在第三航段中的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也会进行类似试验,我们对此很有信心。”不过王春生也谈到,他心里最没底的是届时乘坐蛟龙号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上周已经带着科研人员进行过训练了,但是水池和真实的深海下潜肯定不一样,所以我到现在也不太有感觉。”他说,培训现场潜航员曾和他说过,当蛟龙号在进出水面的一刹那,会出现一定的震动,或许会造成人体不适,“不过只要下潜了,整个蛟龙号就会非常平稳,我印象中的蛟龙号里很潮湿,还有露珠,而且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我会在舱体内感受到温度骤降的变化。”

  打造团队配合科研

  潜得深,还要用得好,这是蛟龙号在历经多个试验阶段后所必须承载的科研责任,因为或许人类掀起海洋神秘面纱的可能性,就在这一次次出航下潜的过程之中。

  刘峰说,通过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的任务,将进一步检验、完善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和作业规程,培养业务化运行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

  “现在我们已经新培养了两位潜航员,他们将为这次的科学家们提供各种服务。”叶聪在本次任务中,将更偏向于研发,“驾驶蛟龙号如同在驾驶飞机,我们也在制定一些规程,比如每一位科学家能带多少行李,如何和潜航员沟通进行科研工作等。”

  的确,拥有两支机械手臂的蛟龙号,可不是科学家们凭借一己之力所能驾驭的。“科学家们的每一次科研任务,都需要提前和潜航员进行沟通,以方便深潜之后的准确操作。”叶聪认为,这就需要潜航员能够在岸上或者船上就完全领会科学家的科研项目技术要点。

  蛟龙号所担负的科研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可不仅仅需要潜航员的单向配合,科学家们能否将自己的要求准确地传递到潜航员那里,也是重中之重。“机械手我就没操作过,其他科学家也都没有类似的经历,相信拍照会简单些,但是进行海底生物影响试验或许会有些困难。”王春生说,尽管本次试验区域的平均深度在5000米,对于创造深潜纪录的蛟龙号而言难度并非最高,“但是仍需要双方的磨合,毕竟整个试验过程需要历时5年。”

  刘峰对此谈到,蛟龙号此前的多次海上试验都是由专业潜航员驾驶潜水器,其他的潜航员也都是参与潜水器设计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而今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新增加了“乘客”科学家们。“此前短暂的培训已经让他们了解到了潜水器的基本性能,以及潜水器内部的作业规程。”刘峰说,“训练的内容就是让这些科学家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自己驾驶潜水器返航。”

  就在最近,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开始筹备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和培训,今年9月至10月将确定6名人选并进行培训,培训需要1至2年。

  我们现在是可以想象人类徜徉在深海之中的景象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建立完善机制的蛟龙号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如同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所说的:“未来人人都可以做‘卡梅隆’,都有机会一睹深海秘境。”

  想象吧!五色海洋之梦,不远了。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6 随“龙”潜入海 共探五色洋 2013-05-29 浙江日报2013-05-2900015;3043672 2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