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老客·老师傅
——浦江县黄宅理发店的古早景象
县委报道组 方镖
通讯员 朱舒蔚
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考究的门面,没有华丽的装修,面积不大,只有十几个平方米,但它却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它就是浦江县黄宅镇镇区内的黄宅理发店。
春去秋来几十载,剃刀飞剪下纷纷坠落的细发,仿如时光之雪,飘落于悠远的岁月;迎来送往的顾客,仿佛一段时而喧嚣、时而寂寥的旋律,令人思绪飘远。
剃刀飞剪,纷飞时光
理发店的主人叫潘文龙,今年66岁,黄宅镇新华村人,店内只剩他一人。我们来到小店时,他正将烧开的水灌进热水瓶中。烧好热水,放好毛巾,磨好已经跟随自己30多年的剃刀。这些动作,简简单单,却已重复了半个世纪。
“理发是在郑宅镇学的,一学就是一年。”潘师傅说,16岁那年,他就开始独自提着理发箱,开始走街串巷给人理发,每天早上6时出门,晚上8时回家,理一个头收八分钱或一角两分钱,一天能赚一两元钱就很满足了。有些家境好些的,会把一年的理发都包给他,大人的头发理一年是一块八毛钱,或十斤稻谷加两斤小麦。
“忙的时候,连午饭都没时间吃,也舍不得在外面买吃的。”潘师傅说,“那时平头、圆头都分大小,此外还有青年式、自由式、背头和分头等,老人的平头要留发角,不是光溜溜的,小孩子的头发就得理得很短。”对行走“江湖”的艺人,技艺扎实很重要,否则第二次上门就不受欢迎了。
23岁时,潘师傅结束了走街串巷的生活,黄宅理发店诞生了。那时,个体理发是被禁止的,所有理发店统一集体化管理,实行的是计时和计件工资。“整个镇里就我一家理发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最少要理几十个头,店门口从早到晚都是排长队的,不少人凌晨3时就来排队了。”说起那段辉煌的日子,潘师傅很感慨。
改革开放后,私营理发店崭露头角,潘师傅还是继续开着他的黄宅理发店,因为是多年的老店,加上师傅的老手艺,生意倒也红红火火。“没想到我这店一开就是半辈子,我也从年轻人变成了老人。”潘师傅说。
古早装潢,令人怀旧
推开老旧木门,是浓浓的“古早”味道,时光仿佛在这十余个平方米的空间里停滞了。
两把相背而置的座椅,白色、硬皮座,座椅下的旋转盘、椅背插着的头垫,是这些座椅的最大特征。而椅子对面,则放置着装有镜子的桌子,桌子上放着理发所用的电推、刮刀、梳子、电吹风,旁边还挂有磨砂片以及用来围在脖子上的理发专用围布。
椅子旁的墙上,挂着一个洗头用的大号白铁桶,桶上接着一根水管。坐在木凳上,将头伸到水管下洗头的顾客,在一条系于理发椅旁的牛皮上“磨刀霍霍”的理发师,头顶布满灰尘的老吊扇,把我们带入了旧日国营理发店的记忆中。
与老店相对应的,是这里一直坚持传统经营。但这种坚持,曾经历过多年的市场碰撞。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各种新兴发廊、剪吧、美容院的兴起,老理发店数十年不变的传统经营模式,让年轻人失去了光顾的兴趣,生意开始清淡,很多老式理发店都关门了。潘师傅凭着好手艺,在老顾客们的支持下,一年年坚守了下来。
潘师傅说,现代的理发店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烫发、染发、护理,但他的理发店依旧如初。店内不贴流行发型海报,只挂旧时风景挂历;没有先进的美发设备,最新的工具就是一把鬃毛刷;不使用当下的沙发洗头椅,顾客都得弯腰在水池里洗头;服务项目单一,只有刮胡子和理发;不收取昂贵的费用,刮胡和理发8元……
而光顾理发店的,都是老年人,男性居多,偶尔也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来的。因为都是老顾客,坐下后不必多说。每个人的要求和习惯,潘师傅都牢记在心,有胡碴的先刮个胡子,没胡碴的就直接理发。小孩和老年人的发型大多不追求新奇,但小孩头皮嫩,须格外用心。
老店生活,淡定悠然
潘师傅的小店里,生意好时一天有十来个顾客,少时只有两三个,赚的钱不多,但他并不介意。他说,现在两个儿子都有了出息,日子好了,不愁吃穿,当年谋生的方式,如今成了他的兴趣爱好。
工作不为赚钱,只是兴趣使然,潘师傅的理发生活,恐怕会让很多在职场拼杀的年轻人“羡慕嫉妒恨”。人生就是如此,若真心无杂念,便也恬淡了然。只是现代生活压力重重,又岂是年轻人能轻易恬淡的。
就像潘师傅的店里,来的都是老顾客,有的甚至从十几岁时,就在这里理发了。他们不要复杂潮流的发式,也不相信那些先进时尚的理发店,只有这些几十年的老牌理发师,能让他们真正放心。
因为彼此熟稔,边理发边聊天,反而十分惬意,没有半分拘谨。即使不理发,也常有三五老友聚在这里,打牌聊天。这个老牌理发店,已成很多浦江人怀念过去、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在店里,你不赶时间,我不赶时间,只管悠闲地理发,悠闲地聊天。店外是繁华的城镇、嘈杂的世界,车来车往、匆匆忙忙。
潘师傅说,孩子工作忙,自己呆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守着小店不仅能消磨时间、排解烦忧,还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只要身体允许,他准备一直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