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理论视野

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浙大精益机电工程公司董事长 吕福在

  我们企业是2002年成立的,现在有205人,研发人员比较多,160多人,市场人员再加上行政服务人员是30多人,整个是研发型企业。目前,我们的产品结构基本上是以设备和检测仪器为主,传感器这两年刚刚研发成功,才推向市场。

  为什么我们会做这些东西?这跟我们国家的产业现状还是有关系的,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关键装备和关键元器件几乎都依赖进口,而且进口量非常大,这个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么大的进口量里面,替代进口完全是有可能的。从做企业的实际经验上,有这么几点:

  第一,选题一定要来源于企业、来源于需求。因为我本身也是高校教师,这个问题我们体会很深。我做企业的第一个题目选择是钢铁行业的喷印机,日本的设备一台卖530万元,我瞅下来成本也就是七八十万块钱,这个东西有替代性,我们就去做了。做了两年时间,做出来了。日本人号称里面最关键的器件,我们做出来的最后标准比它好。从这个产品来看,日本人在中国只卖过1台,中国的第2台到第283台是我做的,目前世界上这个产品的70%~80%都是我做的。还有,选题的时候,不要怕难,也不要做短平快的项目,这个我也体会很深。

  第二,关于产学研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里面的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搞出成果,一般只把样机做出来,甚至获奖成果大概也只完成了整个链条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要企业做的,但是企业往往要求一个完整的产品,所以产学研结合其实比较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建立一支很强的研发团队,这个团队能够转化来自高校的一些基于原理的成果。

  第三,从经营模式上,最主要的不在制造,设计、系统的集成能力、市场和渠道很重要。我们国家进口了这么多设备,有能力制造的人有的是,这个时候企业怎么办呢?我这个企业很典型,我又没那么多钱投资制造,说实话到现在我们办公楼也是租的。我们就一手抓市场,制造就交给人家,就是典型的研发型企业。像美国的G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SMS公司,它们也是这么一个特点。

  最后,联系到浙江的产业转型升级,如果在浙江省有一千家、两千家像我们和周围几个朋友做的这类企业,整个产业结构就会不一样了。这一千家、两千家肯定有几个成长得很快,整个产业结构会做一个调整。我们一直在谈转型,这样大概也就成功了。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5 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2013-05-23 3034649 2 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