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农的
庭院演唱会
记者 李茸 区委报道组 沈鑫 吴怡之
记者 李茸
区委报道组 沈鑫 吴怡之
农家小院里的梅树下,王全观和王银观“依依呀呀”拉着越胡,姚海观“叮叮当当”敲打着扬琴,合奏起悠扬的曲子。院门口的两条小狗,跟着摇起尾巴,平凡的小院瞬间有了生命。
三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王银观已84岁,其他两位也已63岁,就连他们使用的乐器也30多岁了。他们都是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八联村的普通农民,农闲时喜欢聚在一起“玩音乐”。
庭院演奏乐陶陶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全观他们加入了村里的宣传队,抓锄头的手开始接触乐器。后来宣传队解散了,大家各自务农过日子。六年前,王全观感觉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能做的农活少了,于是又想到了家里的那把越胡。一番吆喝后,大家又重新聚在一起,翻出以前的乐器。自此以后,农闲时弹弹琴、唱唱曲,就成了他们平日里最大的乐趣。
王全观家20平方米的厨房,是大家的排练室。一边是经年累月被烟熏火烤得发黑的灶台和柴火,一边是被摩挲得光滑而古朴的乐器,还有一个沾满了灰尘的简易谱架,上面放着手抄的谱子越剧《追鱼》。王全观、王银观和姚海观坐在吃饭的方桌旁,开始演奏起来。
谱子早已烂熟于心,唯有表演的心境,每次都会不同。拉着唱着,老人们常会闭上眼睛,陶醉其中。脸上的皱纹,随着弹唱自由伸缩,仿佛也跟着曲子在舞动。
平时除了他们三个人,还有拉大胡的沈才林,拉二胡的张金奎,唱戏唱歌的桂雪梅、姜阿妹、朱建芬、姚小妹,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我们喜欢老越剧、老歌,比如《半篮花生》、《采茶舞》、《洪湖水》、《唱支山歌给党听》。”王全观说。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歌声飘出了院门,也吸引了附近村民来围观,大家称其为“庭院演唱会”。
田园生活静幽幽
一旦音乐停止,老人们又回复到了平日的田园生活。王全观和老伴需打理四亩多田、六亩多地,天天围着水稻、梨树、桑树、鸡、鸭、蚕打转,老伴每天还要去临镇的毛衫市场做保洁。
墙上挂着王全观的一副座右铭:“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指着厨房一角的一堆空酒瓶,王全观乐呵呵地说:“儿女都已长大成人,现在我们的生活很简单,每天抽抽五块钱一包的雄狮烟,喝喝一块九一瓶的老黄酒,有空时拉拉琴,就很开心了。”
八联村距王店镇约七八公里远,村里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家庭演唱会”算是村里难得的文化演出。“从最初的小打小闹,两三只土狗窜进窜出当听众,到现在有人邀请,我们也算名人啦!”王全观说,如今部分村民办喜事也会邀请他们。他们还去过隔壁几个镇的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表演。
就这样,三个花甲老农守着那些古老的乐器,在农忙过后的时节,享受着他们的惬意。